background image

培养的学生在学校内就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制造是如何进行的。而学校为了和企业实际生产更加接近,放弃了很多
沿用了多年的传统教材,从企业中引入很多实际操作中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蓝天学院的教师透露,很多台企定向班的学生使用的是台湾地区的工程教材。蓝天的教师被派驻到台湾企业
中实地学习专研一年,然后返回学校将所学所悟的东西转授给学生。有时候,这种转承过程被简化,台资企业中
原有的培训体系会和技术学院直接衔接,把培训师直接变成教师,或者把学生提前一年拉到工厂亲身经历整个产
业工人的成长过程。
  有意思的是,蓝天学院很多教室内的门牌都是用繁体字标注,从教室墙壁上张贴的标语和口号看,台湾企业

显然在灌输台湾企业崇尚的价值观和工作理念,潜移默化中,台湾企业密集的长江三角州,台企的精英文化和 产

业工人 的群体认同感和责任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内地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的细枝末节。
  当然,蓝天学院内部对于热门的定向班学生的挑选是非常苛刻的,因为本质上,蓝天在帮企业提前完成招聘
工作,尽管只是在学校内部进行,但是和企业招聘技术工人的程序已经没有太本质的区别。显然,这种热情是与
输送人才所带来的回报直接相关的。而蓝天学院坦言在内地制造企业之中,还没有一家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培植和
网罗成本相对很高的技术劳动力。

  于是,当大批高素质的青年毕业生被台湾企业锁定并吸引到企业中时,内地企业还是在默然承受着 劳动力
紧缺带来的苦楚而解决乏力。显然,工业发展水平更加领先的台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理解让他们更加珍惜内地低
成本和高数量的人力资源。
  现在看来这更像是商业模式的渭经分明,但是长久下去,其造成的直接后果恐怕却是企业命运的完全不同。

-

  企业能做些什么?

 

  许亚青 朱琼

/文

  

2004

年的 民工荒 其实仅仅是中国制造行业劳动力畸形状态的一次小规模释放。在企业之中,近年来早就受

” “

到劳动力问题困扰的绝对不在少数。而开始提前转变观念培养自己的 产业工人 和 技术工人 的企业也已经略有
小成。正是这些企业,在

2004 年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从农民工到技师的集中短缺危机爆发之时,并没有受到太大

的影响。
  那么他们是如何应对自身面对的劳动力问题的?
  该补的课一定要补

  长青集团的总裁何启强心里明白, 民工荒 是一个信号,虽然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绝不会引发雪崩似的
效应,但它警示着劳动力绝不会永远低下去,企业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所实现的低成本优势虽然仍然会持续一段
时间,但终究是靠不住的。
  长青集团坐落在广东中山市的小榄镇,是

10 年来亚洲最大的燃气具阀门供应商,也是亚洲最大的燃气具外销

商。 用工荒 对他这种想更上一个台阶的企业来说早就是个棘手的问题。这半年间,基层用工荒的信号又出现了,
虽然小榄镇受波及的程度没有东莞地区

(不少玩具厂因此关门)严重。但是对于劳动力问题的深层思考,已经在他

头脑中挥之不去。

  何启强对于劳动力问题的看法并不仅仅是 涨工资 的层次。 该涨的当然必须涨,但是如果最后工资都成了企

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那么企业迟早要被劳动力问题拖死。 实际上,他试图通过迂回的手段,希望从根本上解决

自己对于 低价劳动力可以支持企业多久 的疑问。
  

1999 年,他就投入了几百万元上了 SAP 的 ERP 系统。事实是,这个功能强大的系统完全超过了当时长青集

团的需求,但他觉得要为企业发展壮大留下足够的空间,而这个信息化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生产流程,提高
生产运营效率。

2002 年底,他力图进一步利用 IT 系统并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固化,苏华萍就是因为这个而加

盟长青集团的。
  苏华萍先后在乐百氏集团和一家香港企业从事过财务、

IT 和人事方面的具体运作,这种复杂的工作经历带给

她的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她习惯在处理某一个环节的问题时用全局化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而不仅仅是停留
在事情的本身。
  在几个月之前,席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用工荒来临的时候,长青集团自然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但苏华
萍一直积极推进的工作却及时应对了这个问题。
  长青集团所缺失的工人主要是技术工人,集中在三个工种:仓库管理员、冲压工和质检员。当几个月前流失

现象出现的时候,有人提交了一份 工资改革方案 ,但苏华萍认为,单纯的提升工资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只意味着公司成本的增加。
  苏华萍选取了仓库管理员和冲压工两个工种着手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工人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
薪酬问题,一是工时问题。工时过长或过短再和薪酬一对比,便是影响工人流动的重要因素。
  工时过短很大程度上是因企业业务量少,经营不善,但工时过长却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业务量增多。而在企
业业务量保持正常的前提下,很大的问题则出在有效工作时间过少,也就是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对两个工
种工人的调查显示,冲压工经常抱怨与其相辅助的配套环节配合不力,而仓管员的抱怨则有时来自对供应商的不
及时。这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有效解决这种矛盾,将提高工作效率、不会造成工时盲目延长,从而降低工人的不
稳定性,从侧面把劳动力的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幅度地降下来。
  说起来容易但解决起来却是件棘手的事。除了流程的优化,苏华萍选择了一种在她认为更快捷和有效的解决
途径,这也是她在贯彻企业对

ERP

——

接受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

解决人力资源问题。

  她认为,就目前来说,长青集团人力资源的重点不仅在中层经理人的培养上,还在于直接和一线工人打交道
的基层管理者的培养上。譬如拿冲压工的抱怨来说,这就要求这些基层管理者及时敏锐地察觉问题并进行适当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