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 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仍然占重要地位,国有企业产权的最终所有者是全体劳动者,

因而劳动者的总体利益仍然是一致的,在肯定利益差别的前提下,坚持利益一致的
价值取向。

 劳动关系的转型具有过渡性,体制转换,利益主体的分化和独立需要一个过程,工

会职能的转变,工会工作方式、活动形式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 集体主义的观念、

“和谐”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文

化传统有巨大的差别,劳动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而任何社会关系无不受到该国文化
传统的影响。

【能力要求】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P274

1. 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
2. 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
3. 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
4. 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调整;
5.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的调整;
6.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
7. 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调整。
(一)劳动法律法规
 由国家制定,体现国家意志

—基本特点

 覆盖所有劳动关系
 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
(二)劳动合同
 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 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法律关系,规定劳

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劳动合同的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三)集体合同
 概念: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

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 劳动法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

代表与企业签订。

 集体协商的必要因素:

1.由于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和资本使用的统一性和社会性,使得企业中很多事务属于 “公共
事务

”,这些事务对每一个雇员都有影响。

2.工作于企业组织内的雇员个人,由于劳动力的本质特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不可能与
雇主保持力量上的均衡。
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四)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

 是工会和雇员参与企业管理的具体方式。
 《劳动法》对该制度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

1.雇员参与是雇员以与雇主相对的一方当事人的身份,即以被管理者的身份对企业管理的
参与,而不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执行管理职务。
2.参与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而不是其他社会事务。
3.参与形式多种多样,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雇员可以多种形式参与。

 主要形式: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