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创新之二:集成了不同条件下城市雨洪的处理技术,首次系统提出了初期径流的界定

标准与弃除技术,和不同下垫面雨水的综合处理技术,为雨洪回用的水质安全提供了保障。

创新之三:建立了雨洪收集、滞蓄、调控的技术体系,提出了基于水动力学的城市雨水

管系计算模型和城市雨洪调控排放的理论,建立计算方法。

创新之四:集成了雨洪回用和回补地下的技术体系,首次提出了利用辐射井回灌和利

用雨洪的方法。

创新之五:建立了利用透水地面消纳雨洪的技术体系,提出了环保型透水砖普装地面

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创新之六:建立了利用绿地消纳雨洪的技术体系,提出了绿地消纳硬化地面降雨的比

例、标准和竖向关系。

创新之七:首次建立

6 个雨洪示范工程,出台了国内第一个建设用地雨洪利用暂行规

定,编制了雨洪利用技术导则。

雨洪利用示范工程从

2000 年到 2004 年在北京城区共建设了代表老城区、新建城区、将

建设区、公园绿地、校园特点的

5 种类型、6 个雨洪利用试验示范区,总面积达老城区示范工

程老城区雨洪利用示范工程在水文地质公司小区内,总面积

3hm2,其中房屋占地 1hm2,庭院

占地

1.8 hm2,绿地占地 0.2 hm2.代表 80 年代以前建设的老城区。雨洪利用工程包括南部屋顶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北部庭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南部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利用
UPVC 管连接原有屋顶雨落管,再经钢筋混凝土管传输汇集后先流入初期径流弃除池后,
再进入滞蓄池,通过流量控制器,流入回灌井回补地下。在北部庭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
屋顶雨水由雨落管流向地面,与庭院及道路雨水混合后通过雨水口进入管道,汇集后先进
入初期径流池,然后依次进入沉淀池和过滤后池。过滤后的雨水通过设置在分水井中的流量
控制器流入回灌井回补地下。工艺流程见图

1.工程设计暴雨重现期为 5 年。

新建设区示范工程新建设区示范工程位于双紫园小区内,总面积

2 hm2,绿地面积大于

30%,代表 90 年代以来的新建成区。雨洪利用工艺流程见见图 2.对于屋顶雨水,一部分直接
通过管道收集、传输,经沉淀后,进入蓄水池备用;而另外一部分屋顶雨水,先排入周边绿
地,通过下凹式绿地,入渗地下。示范区区铺装地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透水性铺装;另
一种为不透水铺装。透水性铺装地面主要表现形式为铺砌透水砖,它的雨水收集利用为恢复
自然雨水渗透通道,雨水入渗地下,超渗产流通过弧形边沟,进入不透水性铺装地面收集
系统;而不透水性铺装地面雨水通过地面布设的雨水口,经管道收集传输、拦污栅拦截后,
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进入蓄水池备用。该工程设计暴雨重现期为

5 年。

将建设区示范工程将建设区雨洪利用示范工程包括天秀花园小区示范工程和水利基础

总队小区示范工程两部分。天秀花园小区示范工程总面积

11 hm2,代表将要开发建设区域,

能在规划设计阶段实施雨水利用的理念,并与小区建设同步进行雨洪利用工程建设。工程内
容包括:将屋顶和部分道路的雨水收集、处理后用于景观补水和回灌地下水;将部分车行道
和人行道铺装为透水地面;建设有入渗设施的下凹或平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