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由十该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宜林地少,种草是提高植被盖度的唯一途径,草种要选择

本地适生的紫花针茅、黑褐苔草、华扁穗草、固沙草等。采取封育治理措施,对坡而区域应实
行封育禁牧,为坡面草地提供充足的生态系统恢复时间。

在流域降水集中、雨季坡面径流量大的地段实施坡面工程措施。在排水沟的坡面和坡脚

修建小型排蓄工程,减小雨季洪水量,以减小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强度。

4.1.2 沟道水土保持防止措施
修建沟头防护工程,筑士埂,拦蓄上游来水,阻止径流进入沟道;在面积较大、侵蚀严

重及危害较大的沟道内修建拦沙坝:在沟道比降较大、切剧烈的沟段,修建谷坊,巩固并抬
高沟床,防止沟底继续下切,同时要进行河道清淤、清障并修建永久性的河堤,以利于汛期
排洪。

在沟道两边种植固沙草,在海拔较低的地段还可沿两岸以自柳、红柳和沙棘为主种植灌

木林带。灌丛林斑块的建立对流域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统计,没有灌丛的流域其径流损失比
有灌丛的流域多

25%,条状和线状灌丛比点状灌丛截获径流的能力高 8%。新晨范文网

4.2 按流域内土壤侵蚀强度制定水土保持措施

按土壤侵蚀强度等级,结合经济条件将流域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正点治理区和重点监

督区。

预防保护区主要是指涅如藏布及其支流的上游地段,海拔较高,人口少,水上流失面

积小,土壤侵蚀以冻融侵蚀为主,自然因素足其主要成因。该区主要是保护自然植被、禁止
破坏草场,同时对局部水上流失严重区有步骤地进行综合治理。

重点治理区是指土壤侵蚀对耕地和草地破坏严重的地区,分布在流域宽谷区,土壤侵

蚀以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为主。这里人口分布相对较
集中,密度较大,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水土保持工作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和生态环境为主。

重点监督区主要分布在居民点集中的地区以及广大的轻度侵蚀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

重点是依法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建设活动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同时对轻度侵蚀区域实行水
土保持恢复与生态环境重建。

4.3 建立动态监测网

动态监测是立足于水土流失现状,对其从过去到现在所产生的变化,包括变化的区域

分布及数量特征,所开展的时间序列分析工作,以便掌握其演变速率和演变规律特征,为
更好地了解其现状和展望其未来提供帮助。根据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实施治
理。

4.4 生物措施

要标本兼治,必须采取生物措施,大面积种草,种植适生的水土保持灌木林,如红柳

和沙棘等。水土保持灌木林主要选择在沟壑、沟底一带;护滩灌木林布置在沟口以外的堆积
扇、堆积台地及口内宽谷河滩地上,以达到林保土、土蓄水、水养林,最终实现保持水土的功
能。

4.5 限制流域内的农业生产规模

高原环境的脆弱,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且破坏后恢复能力也差,较小的人类活动

干扰都使起生态系统朝不稳定方向发展。因此要限制区内的农业生产活动。

在流域的中游,主要生产活动是放牧,应限制牲畜数量,防止过牧而加重草地退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