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不过,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如信贷类产品,其诱惑和风险也是巨大的。销售人员常常说,
这类产品

“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只对某些高端客户开放”等等。这类产品投资方向明确,

收益结构相对简单。项目的高端、权威性让很多投资者觉得风险很小,保本保收益。

 

        但在专业人士眼里,这类产品同样存在巨大风险。“信贷产品很像核电站。没出事之前,
大家觉得其高端、安全、清洁。一旦出了问题,就可能是个天崩地裂的大问题。

”赵欣舸说,

类似路桥、高铁等项目,可能看似稳赚,但其实既不保本也不保收益,投资者应审慎评估其
风险。

 

        不仅是普通投资者,甚至较为专业的人士和富豪也会被银行理财产品“坑”。 
        英文为 Accumulator 的,简称为 KODA 的产品,是一项和股票挂钩的金融衍生品,中
文译为累计期权合约,银行多称之为

“打折股票”。从中信泰富的荣智健到碧桂园的杨惠妍都

因其亏损,甚至专业人士和富豪因此倒欠银行的钱。从百万到上亿资产,这个谐音听起来如

“I’ll Kill you later”(我要杀死你)的产品血洗了不少精明玩家。 

        赵欣舸以某种产品为例介绍说,选定某股票,其参考价为 25 元,而投资者可以花 20
元的价格去购买,这称为打折股票。这种产品的另一个规则是,在未来的一年内,

252 个交

易日里每天至少买

10 股。这意味着股票无论跌倒 21 元还是 1 元,未来一年也都要按 20 元

来买。而且还有一个规定,如果股价低于

20 元,则要双倍买入。在股票上涨时,产品说明

书中还定下一个触发取消价,即规定一个价格,如果该股票涨到这个价格,就取消合同。

 

        在销售人员口中,很难听见如此清楚明白的描述。因此,很多投资者被繁复而诱惑的
介绍弄晕后,也许会

“买 1000 股试试”。但后来才发现,这意味着未来一年,每天买 1000

股。

 

        这类产品被称为“金融鸦片”。由于过去实际购买至少从 1000 股起,没有千万元资产很

“玩得起”,但现在重出江湖后,“可能你有 100 万元,它就找上你了。”赵欣舸说。 

        信用评价何在 
        记者发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上,往往用星记号或其他方式,标明几种风险指

“级别”。比如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激进型等字眼,这样的标注到底是否可

信?

 

        赵欣舸告诉记者,类似债权市场上的信用评级目前并没有在理财产品市场中具体实施。 
        近年来,随着各类投诉的增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也相对规范,公开给出误导信息的银
行很少。但大多数银行仍是

“选择性地披露信息”,风险部分不提或轻描淡写,着重告知收益,

因此虽然说得都正确,但还是把一些投资者绕进去了。

 

        从法院、消协和理财类网站对理财产品纠纷的调查来看,苏州贷,多数金融消费者因知
情权被侵犯而遭受损失,有投资者认为银行存在欺诈或误导,要求撤销理财合同,有的认为
格式条款显失公平或披露不充分,还有很多人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盈亏信息不实。

 

        赵欣舸建议说,投资者在购买时,要一再追问“最坏的结果可能怎样”,即使是保本型产
品,也要考虑

“几乎是免费给银行钱让其去融资”的可能。或者问一问,和投资者相比,银行

和信托公司能赚到什么。

 

        “大家会觉得,银行是国家开的,所以银行不会骗我。”赵欣舸说,这些产品可能“技术
上没有撒谎

”,但仍需多加考虑。把自己资金的回报率、风险和流动性需求分析清楚。“最好

做组合投资,而不要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

”  焜 SJ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