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3 页。

  

[4] 

“老人老办法”是指对已退休者继续实行以前的退休金发放标准,退休金替代率为

60%-90%,退休金计算基数为退休时的工资额,离休者离休费为离休时工资的 100%:

“新

人新办法

”是指 1997 年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他们的退休金由相当

于当年职工平均工资

20%的基础养老金和他本人个人帐户积累的资金除以 120 的个人帐户

养老金组成,有

35 年工龄的职工的月个人帐户养老金相当于退休前月工资的 38.5%,加上

社会平均工资

20%的基础养老金,养老金的替代率为 58.5%左右:

“中人中办法”是指中人

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新制度建立以后个人帐户上积累的个人帐户养老金和将统一制度建
立以前的工作年限视为缴费年限而称为

“过渡养老金”三部分组成〔中人的月养老金= 基础养

老金

 +个人帐户养老金 ÷120+ 过渡养老金。过渡养老金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1.0%(-

1.4%)× 视为缴费年限〕。

  

[5] 由于测算的方法不同,测算出的历史欠债的数额也不一样。有人以 1997 年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前一年的

1996 年为传统养老保险制度中止的年份,测算出 1996 年年中的债务水

平,结果是:老年人债务为

18567 亿元,中年人债务为 24074 亿元,总债务为 42640 亿元

(在假设利率为

3%的情况下),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1%.参见侯文若 孔泾源主编:

《社会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3 页;有人测算的结果为 2 万亿元-3 万

亿元左右,参见宋晓梧主笔:《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5 页;世界银行的测算结果也在 2 万亿元-3 万亿元左右,参见高书生:《中
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载曾湘泉

 、郑功成主编:《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中

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68 页;国务院体改办 2000 年测算的结果为 67145

亿元,参见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社会保障制度》

2001 年第 3 期。

  

[6]不同称谓源于不同的分析视角,但所指基本是一样的。将养老保险支付上的资金缺

口称为

“历史债务”者认为,养老金支付上出现的危机,并非是新制度造成的,而是在新、旧

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中因计划经济时代中老年职工缺乏养老金积累而形成的历史欠账造成的
参见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4 页;

将资金缺口称为

“隐含负债”者认为,如果过去就实行统账结合的制度,那么到现在应该有

多少资金积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

 、 阿登纳基金会:《中国城市社会保障的改革》,阿登

纳基金会系列丛书第

11 辑(2000 年),第 134 页;将资金缺口称为

“隐性债务”者认为,社

会统筹账户资金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因分配前已从工人工资中将保险费扣除
扣除的资金没有作为专项资金积累起来,而是投入国有企业和其他基本建设方面,因而构
成了隐性债务,参见侯文若

 、 孔泾源主编:《社会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271 页;将资金缺口称为

“转制成本”者认为,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转为统账结合

制时,国家没有选择公共债务政策来重新构建新制度,而是继续沿袭现收现付制的传统做
法,用基金本身的代际转移方式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此形成了转制成本,参见宋晓
梧主笔:《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