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查等。

“ACP1000 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ACP1000 的研发是举集团之

力,上下同心,全面协作,集智聚力的大喷涌。

”邢继说。

据邢继介绍,

ACP1000 具有三大技术特色:“177 堆芯”、“单堆布置”和“双层安全壳”,

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具体来讲,堆芯是整个核电站的核心所在。

ACP1000 反应堆堆芯采用

的是

177 组燃料组件方案,这一技术可使发电功率提高 5%~10%,从而提高经济性,同时

也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单堆布置使得

ACP1000 在厂址选择、

电力需求、投资成本等条件上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双层安全壳可以抵御大型商用飞机的撞

击。

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核电站的设计以安全性作为主打点,在此目标上有非常严

格的掌控。

ACP1000 堆芯损坏概率目标值小于 10-6,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目标值小于 10-

7。“在 ACP1000 的研发过程中,每一处细节都是为了追求更安全、更先进,饱含了技术人员
的努力。

比如,

ACP1000 其中一项设计——事故后操纵员不干预时间由 10 分钟延长到了 30 分

钟。

“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以往要求操纵员 10 分钟之内必须进行干预。为了给操纵员更灵

活的空间,并减少人因对核电厂运行的影响,

ACP1000 设计将干预时间延长到了 30 分钟。”

刘昌文说。

看似一小步,核电一大步。面对这个要求时,课题攻关人员短时间内曾毫无进展,调研

国内外的资料,只有别人的宣传资料,真正的技术资料无法得到。在这样的情况下,课题组
对应该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梳理,对各种假想事故的薄弱环节进行清理、讨论、确认,提
出改进措施,进行理论计算

……如此循环反复,不断发现新问题,一点点向前推进。特别是

针对其中的一个假想事故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在满足 30 分钟要求的同时,必

须同时满足蒸汽发生器不满溢。

这一次,攻坚克难的是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人。面对这一难啃的骨头,他们在一年多的

攻关过程中,大胆创新,提出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如何使核反应堆在事故过程中得到

有效冷却

”、“如何使蒸汽发生器的补水既要足够又不能过多”……他们进行了一百多种方案

的理论计算,终于顺利攻关。

“这一过程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

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ACP1000 的研发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核电站设计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

几百个系统,光设计图纸就有几万张,每更改一个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都可能意味着
重新进行新一轮的分析计算,为了更安全、更先进,技术人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心血。

“ACP1000 的研制过程是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过程,但创新并不意味着非要与别人不一

样。放弃自主研发,有样学样的仿制,那是没出息

;放弃已经被实验验证的先进技术,非要

自己另搞一套,那就是愚蠢。

”邢继说。

ACP1000 的设计原则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就是说,在各种相关核电技术都进入科

研人员的视野后,择优选定技术手段为我所用,既需要有放弃、否定的勇气,还需要驾驭、
消化的智慧,由此实现新的

“系统集成”。

如在核电领域,让公众与非能动理念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是美国三代核电

AP1000。但事实上,在“八五”计划的 AC600 项目,中国就已经提出非能动概念,而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