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
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
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

 

  

 

  (二)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户籍制度的改革,说到底就是如何平等对待农民的问题。社会结构的合理化趋势就是居
民身份的平等化,打破城乡壁垒,弱化甚至消除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种种特权。现在阻碍农民
向城镇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僵硬的户籍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对进城农民工的
歧视。因此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同时,土地流转制度有待完善。我们可通
过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包括转让、转包、转租、抵押、入股等),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促使土地逐步集中,搞集约化经营,这也有利于转出土地的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同时,完善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规定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
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对农村城镇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享受到国民待遇

 

  

 城市社区建设应该把安排民工生活纳入考虑之列,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还可以采用联谊会、俱乐部等形式,提供转移劳动力的业余娱乐和学习场所,使他们真正融
入城市社会中。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将进城的农民工及异地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建立健全
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加强工伤、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
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是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治本之策。
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技术不断进步、产业进一步升级,一、二、三产业对劳
动力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从近期看,只有针对劳动力不同的文化水平,分层
次、分对象、分渠道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
力,才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五)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也导致就业面狭小,无法满足农
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
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总体来看,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一是要选择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例如
饮食、商店、旅馆、修理、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传统的服务行业。这些行业与人民生活有着密
切的联系,是最贴近群众的服务性行业。它服务的社区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范围小,设施规模
要求不高,从业人员经过短期训练就能上岗,对投资要求也较少。它的发展对于增强乡镇社
会的凝聚力和辐射功能,对于增加就业、方便人民生活等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这些传统
的服务行业仍然具有广泛的社会需要和发展前景,应当在社会化综合服务方面向更高的目
标和要求去努力,使服务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大力开拓
潜力大、预期效益好的农村第三产业,例如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比较高的综合性经济文化产
业。要把旅游业搞上去,就必须围绕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