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的最大障碍。非农化发展,虽然未必是

“背井离乡”,但一定距离的区域流动往往不可避免。

对中国农民而言,区域流动往往只是职业的选择或基于生存危机所做的突破,但其前提必
须首先克服

“背井离乡”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因此,非农化基本上是对农民“反风险性格”的

直接挑战。

 

  农民风险意识的转变主要来自外部客观因素。改革以来,农村的内部就业空间急剧缩小,
我国开始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资金投向的限制,城乡分割和相互封锁状态被打破,促
成农村劳动力和资金流向非农业部门;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非农产品和非
农劳务的需求增加,非农产品和非农劳务的价格明显提高,加上产业分工加速,非农产业
的比较利益相对提高,在农业间比较利益不均衡的状态之下,农民的风险意识也产生明显
的质变。

 

  在城乡二元地域壁垒被打破之后,常年禁锢于土地和简单生产模式下的农民,开始兴
起浓厚的

“外闯意识”,传统的“宿命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在摈弃平均主义思想后,农民贫

富差异观念开始增长,传统的农村生活的世界观、价值观也都相应发生改变。

 

  (一)外闯意识

 

  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无论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或所得高低的不同,农民普遍产生

“到

外面世界闯一闯

”的意识。根据对江苏昆山周庄镇和北京“浙江村”的一项调查,同意或比较

同意

“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的只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7.2%和 15.1%,而不太赞同和很

不赞同的却占

34.9%和 20.8%。当然,所谓到

“外面闯一闯”是否就等于“现代意识”,农民有

机会愿意到外面闯一闯是否就意味农民已具有开放意识,还须进一步加以研究。但可以确定
的是,农民的生产决策已逐渐由

“风险最小化”向“风险最大化”转变。 

  (二)进取意识

 

  进取意识在此界定为

“自我努力”、“机会捕捉”与“生活成功性”之间的因果关联性,因

此进取意识应包括

“非宿命论”和“风险观念”两重心理动力。进取意识是农民传统性格与现

代性格强弱对比的标志。从心理层面而言,农民的进取意识是推进整个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
动力,从社会层面而言,农民的进取意识也是农业建设和农村稳定的基础。

 

  经济条件的改善、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外出经商和做工的经历,使农民的自信心和自我
效能感有很大的增长,在自己和命运之间他们宁可选择前者,农民的乏力感已大大降低,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力量充满自信,他们不信命运,甚至对城里人也不以为然。农民的

“自我

成就取向

”的态度已经形成,由于乡镇工业已有较大机遇选择,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农民也

懂得捕捉社会转型的各种机遇,使个人努力与外部机遇都受到相当的重视。

 

  (三)贫富观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贫富差距与非农化、农民流动和城乡二元关系的缓解,是一组
因果相关、并生伴随的现象。

“非农化”社会转型必然因各地区外部环境及其内部成员的多种

复杂原因,而使人们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收入和财富分配等方面的不平等。

 

  农村居民内部贫富差距大于城镇居民,且今年来有扩大趋势。

1995 年农村居民基尼系

数为

0.33,2000 年为 0.32,2004 年为 0.34。而城市居民 1995 年基尼系数为 0.29,2000 年为

0.26,2004 年为 0.29。一般而言,脱贫致富是农民大胆创新的基本动力,但对于改革创新所
带来的贫富差距又总是持

“不公平”心理,这是农民对待贫富差距的主要心态。 

  五、结论

 

  正如前述,非农化是我国改革二十多年来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内容,更是农村社会学
理论研究上的第一个主轴。非农化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也带动并促进了城市化和现
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若干实证研究可以看出,非农化农民正处于一个体制变迁和观念冲
击的社会转型时期,其明显的特征是:传统农民的世界观与生活价值观已经逐渐剥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