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刷和印后工艺集成的国际合作。

CIM 可利用工艺变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在不断变化的

基础上确定高效稳定的生产安排计划。那时印刷操作者的职责将只是监视反馈信息,确保印
刷设备正确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保持印刷质量的稳定。
  那时,印刷质量将得到测定。客户在显示器上创建图像,对给定的作业和指定的油墨、
纸张类型进行色彩管理,并达到理想的印刷质量。这样可以依次确定选择不同纸张和油墨时
的印品价格。从这点看,生产工艺中的每个环节都由度量控制,以此来达到视觉上的一致性。

  客户无需了解印刷工艺,印刷技工也不在盲目地解释客户的要求。他们的工作是控制印
刷工艺,这是一项比还原原稿更难的工作,他们还将和色彩管理系统的开发商一道,去更
好地为色彩的视觉匹配定义正确的测量值。
  现在

CGATS(美国印刷技术标准委员会)的分会,已经开始尝试用色标和宽容值对质

量进行定量匹配,尽管系统的变量仍然非常复杂,但毕竟走出了一步。他们从

SWOP 确认

的工艺开始做起,它是视觉的,但包含

TR001 测量珐,现在已经可以定量地与视觉结果相

比较。
  除这些努力外,《

IPA 报告》上曾提到,其他一些团体也在向同样的终极目标努力,将

视觉和定量的匹配关联起来。这是一定能实现的目标。那么印刷机操作者在此之中又将处于
什么位置呢?前面已经描述了他们的最终工作任务,可是没有说明其中过程。首先他们应该
了解印刷机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为他们的印刷设备寻找

“最佳点”,即印刷时最稳定的一

组印刷条件。
  找到印刷机的最大印刷色域条件是非常有必要的,即利用指定的油墨和纸张类型在某
种条件下印刷出最丰富的色彩。但如果一些概念对印刷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就不是必
要的因素,如平衡和梯尺复制。只要印刷机能稳定地印刷出正确的色域,印版上的输入梯尺
复制在经过色彩管理后,就能达到正确的平衡。
  最初的两项

GRACOL 特征印刷尝试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为改变印刷机操作者的作用带

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它由两个非常出色的印刷厂完成的,目标

“仅仅”是印刷测试条的印刷

密度和阶调增大值(网点扩大)。一开始测量整个印版上的密度值和网点扩大值是非常有必
要的,而不是只测量印版的一侧,而且容许量也非常严格,

±a 个点的密度误差和一个点的

网点扩大。条件非常苛刻,目的是达到密度值并实现稳定的印刷。必要的话,可以采用
CTP(计算机直接印版)设备对网点扩大值进行补偿。
  两例中,都不必想办法补偿网点扩大。当查看整个印刷样张时,发现有许多变化是我们
的目的无法接受的。显然一个印张上同一个位置上的色标颜色是稳定的,但却与作业内部发
生的印刷变量有必然的联系。由于他们总是印刷图像,并只使用测量值来开始生产,所以在
过去这没有影响他们的印刷活动,但这些数值一成为目标值,整个生产过程就发生变化。
  经过一些试验和测试后发现,印刷时越接近

GRACOL 规定的印刷密度和网点扩大目标

值,印刷墨色就越均衡一致。
  研究表明,不断变化的条件贯穿在整个印刷周期之中,即使这些变换得到控制,也使
印刷工艺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印刷墨色达到均匀一致的唯一方法是,建立印刷工艺标准,
并在没有认为干涉的情况下运行一段时间。换句话说,印刷可以成为一个工艺,而且是一个
在较高网点扩大工艺下稳定运转实现均匀复制的工艺。显然,墨辊上的墨层不能在高对比度
(即低网点扩大)条件和或开开停停的情况下均匀地分离。
  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因为它确认了

GRACOL 的色标值可能接近理想状况,毕竟这

些目标值体现了印刷行业的集体智慧,而且也意味着较低的网点扩大和不变的所谓

“精细印

刷阶调

”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的(即使是在印刷图片时),并且对建立稳定一致的生产

过程是绝对不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