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 个月。Ara-A 的缺点主要是溶解度低(最大溶解度 0.5 毫克/毫升)。局部仅能配成眼膏或混悬剂应用。全

身注射用药液体负荷量大,混悬液作肌注或结膜下注射、刺激性大,易产生肉芽肿,口服无效。因此,临床
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⑶ 三氟胸腺嘧啶核苷(trifluorothymidine,简称 F3T)是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其结构与作用机理与碘苷
近似。不但对浅层病例前效,对深层及角膜葡萄膜炎病例也有一定效果。

Wellings 与 Pavan-Langston 报道

采用

F3T 治疗浅层病例疗效优于碘苷。Jones 报道治疗地图状角膜溃疡疗效优于 Ara-A,被认为是目前治

疗本病最好的药物。

 

目前对该药的评价是:

①溶液治疗浅层病例与 0.1%碘苷溶液和 3%Ara-A 眼膏相比,具有疗效快、治愈率

高的优点。

②局部点眼无角膜毒性、局部过敏等不良反应。③对碘苷耐药或无效的病例仍然有效。④溶解度大,

角膜透过性好,是目前治疗深层及角膜葡萄膜炎最有希望的局部用药之一。

 

⑷ 环胞苷(cyclocytidine,简称 CC)  属胞嘧啶类抗代谢药物。环胞苷进入体内转变为阿糖胞苷才起作用
我所

1972 年最早发现其细胞培养管内有良好抑制 HSV 作用。随后经临床观察采用 0.05%溶液和眼膏治疗

各型病例

217 例,取得较好效果。其中浅层型 58 例,与碘苷治疗组无明显区别,深层型 159 例明显优于碘

苷治疗组。本剂与碘苷相比具有溶解度高、毒性小、渗透性好、在组织中能低抗脱氨酶的分离、疗效稳定等优
点,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抗病毒药物之一。虽然临床上也遇到耐药无效的情况,但其中一些病例增加
点眼次数或采用结膜下注射(

1~5 毫克/0.1~0.5 毫升/日)而趋于好转治愈,这和我所在实验室所见耐

CC 毒株在加大药物浓度时仍能产生显著换毒作用的结果相符。 

⑸ 无环鸟苷(acycloguanosine,简称 ACG)  ACG 系英美最新共同研究制成的含嘌呤核的抗病毒药物。组
织培养中证明对

HSV(

Ⅰ、Ⅱ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对带状疱疹、EB 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均有抑制作

用,对腺病毒、牛痘病毒无效。其对

HSV 的作用强于其它抗病毒制剂,约为 CC 的 2 倍,IDU 的 10 倍,

Ara-A 的 160 倍,F3T 的 15 倍。其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据初步研究可概述如下:ACG 作用被 HSV
感染的细胞后,被病毒特异性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磷酸化,变成一磷酸

ACG,更进一步变为三磷酸 ACG,

从而被坏病毒

DNA 多聚酶,抑制病毒复制,它对病毒 DNA 多聚酶抑制作用很强,约为对正常细胞 DNA

多聚酶的

10~30 倍,故是一种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 DNA 的合成,而毒性又小的抗病毒药物。 

Tones 等首次报道用 3%ACG 眼膏治疗 24 例树枝状角膜炎取得显著疗效以来,Wilhelmus、日隈等

1981 年)相继也有报道,他们采用 3%ACG 眼膏治疗树枝状角膜炎,不但疗效卓著,平均治愈天数短,

而且停药后复发率也较其它抗病毒药物低。孙秉基等(

1983 年)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剂型的 ACG 治疗 71

例各型病例,其中浅层型

42 例,即使采用低浓度的眼液(0.1%)其疗效也与 IDU、CC 相仿,并认为通过

增加药物的浓度或到目前为止,

ACG 治疗本病的结果令人鼓舞的,这具有对感染细胞高度的选择性,对

角膜无明显毒性,停药后复发率低,和与其它抗病毒药物无交叉耐药现象优点,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一
种高效、低毒、既能局部使用又能全身应用的新药物。

 

3.皮质类固醇的应用问题 

⑴ 皮质类固醇对本病的有害作用 

① 损害机体的免疫机制  ⒈抑制 B 淋巴细胞从区域淋巴结释放到靶器官,抑制或阻断小或中淋巴细胞内
RNA 和 NDA 或蛋白的合成,使抗体形成减少。⒉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对 HSV 抗原的处
理能力减弱,

HSV 能继续繁殖。⒊毒害未成熟的 T 淋巴并封闭成熟 T 淋巴再循环,使血液中成熟 T 淋巴细

胞大为减少,造成对

HSV 角膜炎治疗具有决定意义的细胞免疫更大损害,解除了各种淋巴因子(包括巨

噬噬细胞抑制因子、淋巴毒、干扰素等)对细胞内外病毒的坆击能力,使

HSV 得以扩散繁殖,加重病情。⒋

因局部免疫机制销蚀可引起真菌或细菌的双重感染。

 

② 损害角膜组织  ⒈局部点眼可使角膜胶原酶的活性增强 4~5 倍,故加快基质溶解,促使溃疡向纵深扩
大。⒉抑制角膜基质中纤维母细胞的再生,抑制胶原纤维及粘多糖的合成,因而妨碍溃疡的修复。⒊长期局
部应用还会成瘾。角膜浅层损害后,基质性角膜炎、葡萄膜炎发生机会增多,甚至引起角膜软化和穿孔。

 

⑵ 皮质类固醇对本病的有利作用  ①由于抑制了组织胺和毒性溶液酶的释放,因而减轻一系列炎症反应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