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浓度可以达到

10-20gVSS/L。AF 内厌氧污泥的保留由两种方式完成:其一是细

菌在

AF 内固定的填料表面(也包括反应器内壁)形成生物膜;其二是在填料之间

细菌形成聚集体。高浓度厌氧污泥在反应器内的积累是

AF 具有高速反应性能的

生物学基础,在一定的污泥比产甲烷活性下,厌氧反应器的负荷与污泥浓度成
正比。同时,

AF 内形成的厌氧污泥较之厌氧接触工艺的污泥密度大、沉淀性能好,

因而其出水中的剩余污泥不存在分离困难的问题。由于

AF 内可自行保留高浓度

的污泥,也不需要污泥的回流。

  在

AF 内,由于填料是固定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内,逐渐被细菌水解酸化、

转化为乙酸和甲烷,废水组成在不同反应器高度逐渐变化。因此微生物种群的分
布也呈现规律性。在底部

(进水处),发酵菌和产酸菌占有最大的比重,随反应器

高度上升,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逐渐增多并占主导地位。细菌的种类与废水的成
分有关,在已酸化的废水中,发酵与产酸菌不会有太大的浓度。细菌在反应器内
分布的另一特征是反应器进水处

(例如上流式 AF 的内部)细菌由于得到营养最多

因而污泥浓度最高,污泥的浓度随高度迅速减少。污泥的这种分布特征赋予

AF

一些工艺上的特点。首先,

AF 内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主要在 AF 底部进行(指上

流式

AF),AF 反应器在 1m 以上 COD 的去除率几乎不再增加,而大部分 COD

是在

0.3m 以内去除的。因此在一定的容积负荷下,浅的 AF 反应器比深的反应

器能有更好的处理效率。其次,由于反应器底部污泥浓度特别大,因此容易引起
反应器的堵塞。堵塞问题是影响

AF 应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据报道,上流式 AF

底部污泥浓度可高达

60g/L。厌氧污泥在 AF 内的有规律分布还使得反应器对有

毒物质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生物降解的毒性物质在反应器内的浓度也呈现出
规律性的变化,加之厌氧生物膜形成各种菌群的良好共生体系,因此在

AF 内

易于培养出适应有毒物质的厌氧污泥。例如在处理三氯甲烷和甲醛废水中,发现
AF 反应器内的污泥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这些有毒物质的去除效果和允许的进
液浓度逐渐上升。

AF 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一般认为在相同的温度

条件下,

AF 的负荷可高出厌氧接触工艺 2~3 倍,同时会有较高的 COD 去除

率。

  

AF 在应用上的问题除了堵塞和由局部堵塞引起的沟流以外,另一个问题是

它需要大量的填料,填料的使用使其成本上升。由于以上问题,国外生产规模的
AF 系统应用也不是很多。

——

  作为升流式厌氧滤池的革新技术

厌氧膜床,采用较大颗粒及孔隙率的

填料代替传统的小粒径填料,有效地解决了反应器的堵塞问题。厌氧膜床具有如
下特点:

  

·有效克服了厌氧滤池易堵塞和出水水质差的缺点;

  

·生物固体浓度高,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有机负荷;

  

·在厌氧膜床内微生物通过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以及悬浮于填料孔

隙间形成细菌聚集体,因此在厌氧膜床内可以保持较高的生物量。因此可缩短水
力停留时间,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