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听骨链、鼓窦可发生坏死,耳内持续流粘稠脓,常有臭味,鼓室内可见息肉,耳聋多为
较重的传导性聋。

C)胆脂瘤型 : 长期炎症使中耳或乳突内形成囊性结构,囊内壁为

复层鳞状上皮,内含脱落的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囊外壁为一层厚薄不一的纤
维组织与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相连。胆脂瘤的压迫和分泌的腺体可致周围骨质坏死、炎症
扩散,并发颅内感染,耳内长期流脓且有恶臭,听力损失表现为传导性或混合性。治疗
中应结合不同病型,采用局部滴耳、手术刮除、根治术等等。

三.内耳疾病

( 一 ) 耳硬化 症: 骨迷路因局灶性地被富含血管的海绵状新骨代替而产生疾病,单纯者

可无症状。多数因病灶累及蹬骨或耳蜗产生听力障碍而出现临床症状。病因仍不确切,
国内男性较女性高发,

20—40 岁为高发年龄。多有家族史。

症状:耳聋,缓慢进行性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可表现出

“韦氏错听”(亦称闹境返

聪)现象,即听力在嘈杂环境中较安静环境中好,这是因为正常人在噪声中说话需要
提高声音并超过噪声,而患者由于听力下降,噪声对其干扰不明显,在所听到的语音
远高于安静中的语音时,可有听力提高的感觉。耳鸣多为低音调,高音调时常提示耳蜗
受损的可能。

治疗:氟化钠有一定效果,但不确实。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蹬骨,并植入人造蹬骨,

选配助听器时,要注意因蹬骨切除的同时,蹬骨肌缺失,丧失对大声的保护功能,所
以助听器调试应注意控制最大声输出。

(二)梅尼埃 病: 由

1861 年法国医师 Prosper Meniere 首次提出,是一种以膜迷路积

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发作严重者,病人摇晃,抓不住固定物体,可以跌倒,但
神志正常。病因至今不明,目前学说有以下几种:

A)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耳微循环障

碍造成积水

B)内淋巴吸收障碍 C)免疫反应 D)内淋巴生成过多 E)感染

症状:眩晕为突然发作,往往无任何先兆,甚至从睡梦中惊醒,旋转型或摇晃型,

病人自觉周围物体绕自身旋转,闭目时觉身体在空间旋转。伴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
出冷汗、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反射症状,数小时或数天后眩晕逐渐消失。有耳鸣时呈高
音调。听力减退呈波动性,发作期听力下降,间隙期中,听力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总趋
势随发作次数增加而加重,个别病例可在一次发作后,听力几乎完全丧失。由于患耳具
有重振现象,既声音强度的少量增加导致声音响度显著增加,以至患耳与健耳对同一
纯音可听成两个不同音色和音调的声音(复听)。听损表现为低频域表现严重,耳聋多
为感音性。

治疗:因病因不明治疗缺乏针对性,多采用一些对症疗法,如抗眩晕、扩血管。饮食

上应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发作期卧床休息、避光;注意生活规律。

四.中枢性耳病

脑或脑干的病变,导致的一系列耳部症状。如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肿瘤。

五.耳聋及其防治

耳聋是指听觉系统功能异常,听力下降。从听力学上可细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

混合性三种。

1、传导性聋:由于外耳、中耳的某些病变导致声波的物理振动不能通过空气、骨或其它
组织的传递或传导。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等医疗手段来治疗,通过助听器补偿听力的效果
比较明显,患者一旦感知声音,在语言理解度上不受影响。
2、感音神经性耳聋:由耳蜗和蜗后病变所致。常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言语理解力降
低;蜗性聋还多表现有重振现象。多伴高频耳鸣,部份有眩晕症状。常见的病因有以下
几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