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成本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在实务
中,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等,取得的方式不同,其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及确定方法也不尽
相同。

1.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
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外购固定资产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如果购入不需安装的固
定资产,购入后即可发挥作用,因此,购入后即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如果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
产,只有安装调试后,达到设计要求或合同规定的标准,该项固定资产才可发挥作用,才意味着达
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在实务中,企业可能以一笔款项同时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均符合固定资产
的定义,并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则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
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如果以一笔款项购入的多项资产
中还包括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也应按类似的方法予以处理。

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分为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种情形。前者的取得成本
为企业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专业人员服务费和相关税费

(不含可抵扣的增

值税进项税额

)等,其账务处理为: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后者的取得成本是在前者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

调试成本等,其账务处理为: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先记入

“在建工程”科目,安装完毕交

付使用时再转入

“固定资产”科目。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减值损失的确定,以及后续支出的计量。其中,
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处理。

一、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
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