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或基础之间设置隔震支座,以增大原结构体系周期和阻尼,

减小输入到上部结构的能量,达到结构预期防震的要求。 

2.1.13  能力设计  capacity design method 

    对可能出现塑性铰的构件,为确保非塑性铰区不发生塑性变形和剪切破坏,必须对非塑

性铰区进行加强设计,以保证非塑性铰区的能力高于塑性铰区。 

2.1.14  抗震措施  seismic fortification measures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1.15  抗震构造措施  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

求。 

     

2.2  主要符号 

(暂略) 

 

3   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1 桥梁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1.1 公路桥梁应根据路线等级及桥梁的重要性和修复(抢修)的难易程度,分为 A 类、B

类、C 类、D 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A 类桥梁是指位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主跨径超过

200 米的特大型桥梁(不含引桥及引道)

,B 类桥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除 A 类以外

的桥梁及二级公路上的大桥、特大桥等,C 类桥梁是指属 A、B、D 类以外的公路桥梁,D 类

桥梁是指位于三、四级公路上的抗震次要的桥梁。    

3.1.2 各类桥梁的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类桥梁的抗震构造措施,按表 3.1.2-1 规定的标准采用 

表 3.1.2-1  各类公路桥梁构造措施等级 

Ⅵ 

Ⅶ 

Ⅷ 

Ⅸ 

地震基本烈度 

构造物分类 

0.05 0.1 0.15 0.2  0.3  0.4 

Ⅷ 

Ⅸ 

Ⅸ 

更高,专门研究 

Ⅶ 

Ⅷ 

Ⅷ 

Ⅸ 

Ⅸ 

≥Ⅸ 

Ⅵ 

Ⅶ 

Ⅶ 

Ⅷ 

Ⅷ 

Ⅸ 

Ⅵ 

Ⅶ 

Ⅶ 

Ⅷ 

Ⅷ 

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