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便于生产组织,操作稳定,有利于实现过程自动控制,但炉役前期熔池深、后期熔池变浅,只
适合大吨位转炉。国内外大型转炉已广泛采用定量装入制度。

3.2.2.2  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
在一个炉役期间,按炉膛扩大的程度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定量装入。这样既大体上

保持了整个炉役中具有比较合适的熔池深度,又保持了各个阶段中装入量的相对稳定,既能增
加装入量,又便于组织生产。这是适应性较强的一种装入制度。我国各中、小转炉炼钢厂普遍采
用这种装入制度。表3-4为首钢30t 转炉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

3.2.3装入操作

3.2.3.1  铁水、废钢的装入顺序
A  先兑铁水后装废钢
这种装入顺序可以避免废钢直接撞击炉衬,但炉内留有液态残渣时,兑铁易发生喷溅。
B  先装废钢后兑铁水
这种装入顺序废钢直接撞击炉衬,但目前国内各钢厂普遍采用溅渣护炉技术,运用此法可

防止兑铁喷溅,但补炉后的第一炉钢可采用前法。

3-4  首钢30t转炉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

炉龄区间

1~

50

51~

100

101~400

>4 01

装入量/ t

35

40.5

41

42.5

42.5

46

46

48.5

43.5

出钢量/ t

32.4

36.8

36.9

39.1

39

42.1

41

44.64

40

锭型

沸腾

5.2t

沸腾

5.2t

大头

4.1t

挂板

5.2t

板坯

沸腾

5.2t

大头

4.1t

挂板

5.2t

板坯

炉容比/m

3

·t

-1

0.86

0.78

0.78

0.74

0.74

0.82

0.84

0.80

0.85

模铸根数

6

7

9

7

8

10

8

注:沸腾:沸腾钢;挂板:普通镇静钢;大头:带保温帽钢锭

3.2.3.2  准确控制铁水废钢比
铁水、废钢装入比例的确定,从理论上讲应根据热平衡计算而定。但在生产条件下,一般是

根据铁水成分、温度、炉龄期长短、废钢预热等情况按经验确定铁水配入的下限值和废钢加入的
上限值。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废钢加入量变化不大,各炉次废钢加入量的变化受上下炉次间隔
时间、铁水成分、温度等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转炉生产中铁水比一般波动在75~90%之间,
近几年我国转炉废钢加入量平均为100~150kg/t。

3.2.3.3  注意安全、防止污染
兑铁水前转炉内应无液态残渣,并疏散周围人员,以防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事故。如果没

有二次除尘设备,兑铁水时转炉倾动角度小些,尽量使烟尘进入烟道。

3.3 造渣制度

氧气顶吹转炉的供氧时间仅仅十几分钟,在此期间必须形成具有一定碱度、氧化性和流动

性,合适的MgO含量、正常泡沫化的熔渣,以保证炼出合格的优质钢水,并减少对炉衬的侵蚀。

转炉炼钢造渣的目的是:去除磷硫、减少喷溅、保护炉衬、减少终点氧。
造渣制度就是要确定合适的造渣方法、渣料的加入数量和时间,以及如何加速成渣。

3.3.1 炉渣的形成

    氧气转炉炼钢过程时间很短,必须做到快速成渣,使炉渣尽快具有适当的碱度、氧化性和流
动性,以便迅速地把铁水中的磷、硫等杂质去除到所炼钢种的要求以下。

3.3.1.1 炉渣的形成

    炉渣一般是由铁水中的Si、P、Mn、Fe的氧化以及加入的石灰溶解而生成;另外还有少量的其
它渣料(白云石、萤石等)、带入转炉内的高炉渣、侵蚀的炉衬等。炉渣的氧化性和化学成分在很
大程度上控制了吹炼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如果吹炼要在脱碳时同时脱磷,则必须控制(FeO)
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石灰不断溶解,形成一定碱度、一定数量的泡沫化炉渣。

开吹后,铁水中Si、Mn、Fe等元素氧化生成FeO、SiO

2

、MnO等氧化物进入渣中。这些氧化物

相互作用生成许多矿物质,吹炼初期渣中主要矿物组成为各类橄榄石(Fe、Mn、Mg、Ca)SiO

4

和玻璃体SiO

2

。随着炉渣中石灰溶解,由于CaO与SiO

2

的亲合力比其它氧化物大,CaO逐渐取代

橄 榄 石 中 的 其 它 氧 化 物 , 形 成 硅 酸 钙 。 随 碱 度 增 加 而 形 成
CaO

•SiO

2

,3CaO

•2SiO

2

,2CaO

·SiO

2

,3CaO

·SiO

2

,其中最稳定的是2CaO

·SiO

2

。到吹炼后期,

C一O反应减弱,(FeO)有所提高,石灰进一步溶解,渣中可能产生铁酸钙。表3-5列出炉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