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二次燃烧甚至燃烧不充分。为了保证燃料在低氧气氛中燃

烧,必须在设计其供给通道时,考虑燃料和空气在空间的 扩散 、

与炉内烟气的混合和射流的角度及深度,而这些参数应根据加

热装置尺寸、加热工艺要求、燃料种类、烧嘴大小、预热温度和空

煤气压力等因素来确定。

蓄热式燃烧技术又被称为

高温稀薄燃烧技术。实现这种

低氧燃烧的有效 途径之一是:合理的布置烧嘴的位置和数量以

及各个燃烧单 元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换向方式,有效地组织炉膛

内气流的流动,依靠预热后空气和煤气射流的高速 卷吸,使炉

内产生大量烟气回流。一般来说,射流的速度越大,炉内的卷

吸和回流作用越强烈,就越有利于实现低氧的气氛,而这种相

对很低的煤气和氧气 浓度降低了平均燃烧速度,拓展了燃烧边

界,形成了均匀的温度场,并降低了NOx的排放。

对现存几个问题的分析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中国发展了近二十年了,通过科研工作

者的努力,取得了相当的技术 成果和经济效益。 但也反映出了

一些不足。客观地讲,我国对蓄热式燃烧技术的 认识还不如国

外发达国家深刻,目前考虑的还仅仅是节能,并不是真正意义

上的

第二代蓄热式燃烧技术

1 蜂窝体的使用寿命不高

目前国内蜂窝体的使用寿命均不是很高。加热炉上的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