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另一咱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等。 

报告的主送机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顶格写于文首、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报告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报告的缘由,概括说明报告的目的、意义或根据,然后用“现将××情

况报告如下

”一语转入下文。 

    2、主体。这是报告的核心部分,用来说明报告事项。它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作情

况及问题;二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见。

 

    在不同类型的报告中,正文中报告事项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工作报告在总结情况的基

础上,重点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意见,大多都采用序号、小标题区分层次。建议报告的重点

应放在建议的内容上,也可以采用标序列述的方法。答复报告则根据真实、全面的情况,按

照上级机关的询问和要求回答问题,陈述理由。递送报告,只需要写清楚报送的材料(文件、

物件)的名称、数量即可。

 

   3、结语。根据报告种类的不同一般都有不同的程式化用语,应另起段来写。工作报告和情

况报告的结束语常用

“特此报告”;建议报告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答复报告多用

“专此报告”;递送报告则用“请审阅”“请收阅”等。 

   (三)尾部。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关于署名,如果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名称,这里不再署名。而一般情况下,要求在右下方

署上机关单位或主要负责人姓名。之后,于其下写明年、月、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或主要负

责人印章。

 

撰写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一)严格使用文种,尤其应当注意不要与请求混用。报告事项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否则

会因

“报告”不需批复而影响请示事项的处理和解决。 

   (二)材料要真实。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汇报。无论是成

绩还是失误,都应该全面、真实地反映,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夸大和虚构。上报的公

文应该在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单位情况的基础上撰写。

 

   (三)主旨鲜明。报告的内容,一般涉及的面宽而且复杂,很容易写的篇幅较长而又重点

不够突出,形成泛泛而谈。这就要求在撰写时,力求写的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简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