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助之后的两个人就成了一个人,互助之后一个团队就成了一个人,互助之后机
会共享,你的机会也会成为我的机会,团队机会也会成为个人机会。

有一位射击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总是和自己的教练合不上拍子,教练每

天给他

10 发子弹进行训练,他嫌少,教练给他 30 发子弹,他总是漫不经心,

还没对准靶心就随意地发射,结果射击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后来,教练发现这
个运动员近期遇到了一些训练以外麻烦,教练及时地给予他帮助。随后他改变了
训练的态度,不论每天教练给多少发子弹,如果没有射准靶心,就不离开训练
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射击成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还赢得了去奥
运会的机会,在奥运会上,他获得了金牌,成为了奥运会射击冠军。他的教练随
之也成为了一名世界级教练。

6)用智慧创造机会

《鸟类世界》一书中记载,有一种海鸟能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截

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它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一
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食;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试想一下,如
果它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它还能飞得动、飞得远吗?同样,成功也不能一味
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可能成为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
反而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有人说:

“舍得是一种智慧”。我们的人生,我们的职

场似乎就是无数次

“舍与得”的选择,但在这无数次的选择中似乎都蕴藏着诸多

的机会,智者创造机会,庸者等待机会。

7)用坚守把握机会
2001 年,闾丘露薇第一次,也是香港传媒第一次跟随当时任国家副主

席的胡锦涛出访。这次欧洲之行的第二站是英国伦敦。胡锦涛一行在到达酒店之
前,英国警方将所有记者拦到了距离酒店大门口十米外的地方,并且用铁栏杆
围起一个采访区。这样一来,除非胡锦涛特意走十几米过来,否则根本听不到她
的提问,而且也没有办法进行拍摄。

这该怎么办?尽管知道采访的难度非常大,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尽

一切办法吸引胡锦涛的注意。当胡锦涛一行离开酒店准备前往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的时候,她和同事站在门外的采访区,放开嗓子大声喊

“胡副主席,胡副主席…

…”结果还真的吸引了胡锦涛的注意力,并且向他们挥了挥手。

胡锦涛在英国的第一天,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闾丘露薇算了一下,他

从酒店进出的次数共有

8 次。尽管每次都很匆忙,但她和同事仍然坚持每次在他

的车队出现的时候,都站在采访区内大声地喊他。

当天的晚宴结束得很晚,尽管快冻僵了,但闾丘露薇和摄影师两人还是

一直坚持在寒风中等着,直到十点多钟。这时候,车队回来了。摄影师照例开亮
了机头灯,而闾丘露薇则举起了话筒。尽管当时她心中对于是否能够成功提问并
没有把握,甚至一天下来,自己也有点想放弃。但她又想,那么多次都尝试了,
多试一次也没有关系。

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胡锦涛下了车,径直向她和摄影师走了过来:

“我看你们很辛苦,白天晚上都在这里,你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我来看看你
们。

”来不及想更多,闾丘露薇马上抓住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开始提问。

虽然整个对话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对于闾丘露薇来说,已经是喜出望

外了。就这样,闾丘露薇获得了独家采访的新闻。事后,当其他传媒知道这件事
情之后,都后悔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