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原油开户前了解油气田被发现的过程
石油地质第一定律:油气比水轻,在没有阻碍的时候回往上运移,因此找油就是找四周
闭合的高点(圈闭)。
石油地质第二定律:油气是富含有机质的页岩(烃源岩)在高温的作用下生成的,只
有对盆地中的烃源岩有比较好的了解,才能推断出油气的类型和量。
如果一个盆地完全没有勘探过,那么先飞机来测一下重磁电,看看大致构造,然后开
始选几个地点开始打探井。以松辽盆地为例,是典型的凹中隆,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的。
那么没商量,直接高点打井。打探井的时候取的资料最全,基本上能上的都上了(测井、录
井、取芯、地温、压力等等)。如果见到油气,那么量一下油气柱的高度,周围继续打井,
直到找出比较可靠的圈闭面积,然后体积 V=H*S*形状参数刨去水,然后折算一下压力温度
转换成地表的体积,储量就算出来了。这算是最容易的情形了,世界上一批巨型油田就是这
么找出来了。现在这种情况基本见不到了。
如果盆地没有凹中隆怎么办?或者见到了油气显示但是没有工业油流怎么办?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以胜利油田为例。胜利油田所在的济阳坳陷(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是一个典型的断陷
盆地,正断层多的让人崩溃,跟大庆油田所在的松辽盆地很不同。如果不存在那种四面闭合
的穹窿状的圈闭,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一边是断层,一边是倾斜的地层的断块油气田
了。断块油气田一般不大,个别也有例外,比如胜利油田的胜坨油田就是这么一个比较大的
整装断块油气田。此时断层的封闭性对是否有油气是决定性的。断块的确定几乎完全取决于
地震资料的好坏了。此时地震勘探至少应该有几条大的二维剖面。
其它的环境就又不同了。比如墨西哥湾的深海勘探,相当一部分是在钻盐下的油气藏
(sub-salt)。深海探勘成本非常高,不能像在陆上一样随便打井了,定井位要非常小心。此
时三维地震资料对于整个项目的预算而言已经并不多了,因此一般会先取得非常好的三维成
像资料。Sub-salt 对地球物理成像而言非常有挑战。近些年发展出来的逆时偏移等技术使
得盐下成像得以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