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快速混合工艺

当原水投加絮凝剂或助凝剂后,要求水流在剧烈的紊流流态下进行快速混合,为絮凝创
造良好条件,我国 70 年代以前,多采用隔板混合池、涡流混全池以及孔板混合池形式,
虽然结构简单,管理方便,但水头损失较大、混合效果较差,占地面积也较大。80 年代初,
开发应用了多种新型快速混合设备,如网格、多孔隔板、弯管以及管式静态混合器等,不
仅节省投药量,缩短了混合时间,而且提高了效率。
      (1)管式静态混合器是利用在管道内设置的多节固定分流板,使水流成对分流,
同时又产生交叉旋涡起反向旋转作用,实现快速混合。快速混合器有二种结构型式,一种
是在原水进水管内设固定叶片,而另一种是借助外部动力,带动管内叶片运动而扩散的。
目前国内有三种型式,即螺旋浆片混合器、SMM 型混合器及 komax 管式静态混合器,其
中 komax 型管式混合器又可分为成对分流式、交流混合式、涡流反应旋流式等。上海市石油
化工总厂淡水厂,采用 komax 型混合器,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研制。
      管式静态混合器已有 DN250~2500 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
      (2)扩散混合器
      扩散混合器是 1983 年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研制出的。在混合器管内投药口
处安装一个絮凝剂投配锥帽(喇叭扩散器),与前端孔板组成一个特殊的阻流结构,从
而增强了管内水流紊动流态,使药剂溶液瞬时均匀扩散。该混合器多应用于进水管管径
Φ400~800mm,最大达 Ф1200mm,其长度大于 500mm。锥帽喇叭扩散面积为进水管断面
积的 1/4,而孔板的孔口面积为进水管断面积的 3/4。在混合器内混合时间仅 2s,设计流速
以 1m/s 左右为宜。这种装置投药量可节省 10%~30%;絮凝沉降性能好、能耗小、用材省、造
价低。有 KHQ-型 Ф200~1200mm 的系列产品,适用于生产能力为 1.5~60 万 m3/d 净水厂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