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社交网站成大学生实习求职新渠道

    2010

年最 IN”的大学生求职渠道是什么?不是校内 BBS,也不是应届生求职网,

而是人人网、Facebook 等一些社交网络。大批毕业生通过这类网站找到实习机会和工作岗
位。

    

上社交网成 必修课

    大二学生吴迪告诉记者,如今只要是大学生,必会登录人人网,且每晚去该网
站浏览、发帖、交流的时间不低于 1 个小时,很多同学的工作都是在上面找到的!社交网
站真的能有那么大的魅力吸引大学生每天在上面花费大量时间吗?面对记者的将信将疑,

吴迪回答: 必定 。

    正如吴迪说的那样,很多大学生每天都有上人人网、Facebook 的习惯,一来缓解
找工作的压力,看看新闻、与人聊天、发表博客、更新相册;二来搜寻就业信息,看看别人

的 面经 ,搜寻到小学同学甚至幼儿园同学,或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积累一些人脉资源。
同样,Facebook 作为海外留学生常用的社交平台,很多留学生能在异乡通过其寻找实习、

研修的机会。因此,上社交网发帖成了大学生每天的 必修课 。

    据了解,一些社交网站在公共主页上开通了 招聘平台 ,更有主题为 面试 、

职业规划 等各类公共主页。

    搜索人脉觅机会更精准

    大学生是如何通过网站找到实习或者工作机会的呢?毕业生张茜告诉记者: 今
年暑期,我在人人网招聘页面添加了对卡夫食品、玛氏等公司的关注,一有招聘信息网站

站内信 就会通知我,我在第一时间投递了简历,最近就被通知面试啦。

    张茜同班同学小孙的实习工作,则是通过校友录找到的。他在网站找到了大学同
专业师姐的博客,然后与师姐取得了联系,一开始只是以面试取经为话题聊天,之后正
好师姐所在的百事可乐公司内部发布消息招聘实习生,师姐第一时间通知了他,他很顺
利没经过面试就直接上岗了。

    而利用社交网络的搜索好友、校友等功能,大学生常常可以搜寻到小学同学甚至
幼儿园同学,或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织起一张巨大的人脉网。不少大学生反映,相比于传
统招聘,社区网站的招聘更快速、更高效、更精准、更真实。

    

组团求职 事半功倍

    更有一些学生自发组成了 网络求职团 ,希望 抱团 寻觅就业信息。
    去年毕业的小高早在 12 月底前就签了就业协议。他将找工作如此顺利的所有功

劳,都归功于 组团求职 。小高说,早在 9

月一开学,他在社交网站上发起了 组团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