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劳动定额定员基础知识

一、劳动定额学  研究劳动过程中的作业方法与工时消耗的应用科学。

劳动定额学包括的主要内容为:(1)提出科学划分和测定劳动时间的原则和方法,研

究增加有效劳动时间,减少或消除无效劳动时间和损失时间的途径和措施,以提高工时

利用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2)提出适用于改进各种工作流程和作业方法的分析研

究技术,不断改进现有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效率;(3)研究劳动时间消耗

的合理构成;(4)研究科学制定和应用管理劳动定额的方法。

    劳动时间仍然是测定和计量劳动时耗的最为简便和通用的尺度。在相同作业条件下,

劳动时间的长短代表了人体劳动消耗的支出的多少,同时通过对完成单位产品或完成一

定作业量劳动时间的科学规定,也反映了对劳动强度的要求。因而,劳动定额最为普遍的

形式是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除此之外,还有适用某些劳动作业的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等

形式。由于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最为通用的尺度,劳动定额的制定不仅适用于体力劳

动作业,同时也适用于服务劳动,以及带有执行性和重复性较大的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

等方面。

    劳动定额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即和企业的生产技术紧密联系的。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技

术,就会有什么样的工时消耗,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劳动定额。

    二、劳动定额  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某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的人力

消耗所规定的限额。它有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看管定额等多种形式。

(一)   作用与特点:

 劳动定额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它是企业编制生产、财务、劳动计

划,实现经济核算,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依据。它有以下特点:(1)法定性。劳动定额具有

劳动法律的效力和约束力,它是衡量劳动者生产、工作成果的标准和行为规范。(2)技术性。

劳动定额总是同企业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生产工艺过程相联系,这就使它具有很强

的技术性。(3)群众性。劳动定额从制定、贯彻执行,到统计分析、修订,都离不开广大工人

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它有很强的群众性。(4)统一性。劳动定额做为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

度和依据必须是统一的。即不论劳动的形式、种类和内容如何干差万别。但定额规定的单位

时间内活劳动量支出应大致相同。(5)先进合理性。上述特点要求劳动定额既不脱离企业现

实的生产技术水平,又能使职工在正常条件下,经过努力大多数人能够达到或者超额完

成,即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二) 劳动定额分类  

按不同标志对劳动定额所做的科学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