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造纸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

造纸制浆设备

造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是加速实现提高产

品技术水平和实现国

造纸机械

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时期。20 世纪 80 年

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造纸机械制造业发
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解决生产总量、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和产品的技术水平等方
面都取得一定成效。造纸机车速第一次提速到最高 450 米/分。制浆造纸机械产品的总体水
平得到第一次提升。1990 年全国轻工系统制浆造纸机械制造业的总产量从 1978 年的
22246 吨提高到 51170 吨,增幅达 230%,实现工业总产值 55562 万元(当时现价)。
已能够制造日产 75 吨文化纸机和日产 100 吨纸板机。

20 世纪 90 年代,以科技为先导,积极开发新产品,在造纸工业快速发展下,造纸机

幅宽开始向 4 米以上发展,配置水平提高,造纸机第二次提速到最高 700 米/分。特别是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企业经济类型结构和机制发生很大变化,国有企业中相当部分转变为多元化投资的股份
制企业和民营股份制企业。体制和机制的变化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的适应能力。一批
主要生产企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了相当力度的技术改造,提高了自身的装备
水平,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使企业产品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大为增强。根据
造纸工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的装备国产化开发并取得了较好
的成效,产品的总体技术水平得到第二次提升。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以来,造纸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激发了造纸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在国产设备难以满足大中型造纸企业发展的需求下,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认真贯彻《中
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精神,加快
大中型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 六五 期间,根据党中央 把整个经济工作

    

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的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了加强

轻工机械行业的管理工作,轻工业部成立了机械局,随后又成立了中国轻工机械总公司 ,
直接管理包括造纸机械在内的 28 个轻

造纸机械厂

和 4 个轻工机械研究所。在这个时期

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实施了重点机电产品消化吸收国产化工作,通过
消化吸收后国

造纸设备

技术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幅宽 1760 毫米以上的文化纸

机开始第一次提速由原来最高车速 160 米/分、330 米/分左右提高到 250 米/分、450 米/
分。1986 年,根据国家的政令开始下放企业。原有部分部直属企业下放到相关省(市),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深化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在中央关于 抓大放小 的政策

指引下,企业纷纷改制,民营企业兴起,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产权制度的改革
为制浆造纸机械制造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是认真执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加强与国外厂商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原上海造纸机械厂、辽阳造纸机械厂、沙市轻工机械厂等企业与一些国外制造商以合作

生产方式,为国内造纸厂进口外商设备提供相关部件,组成成套设备。通过这些合作,促
进了国内产品制造质量的提高。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芬
兰、瑞典、西班牙、日本等国家的著名造纸机械厂商进行广泛商讨并经考察后,部直属西安
造纸机械厂与美国贝洛(B e lo it)公司合作创办了西贝造纸胶辊公司,1986 年国产第
一批高线压胶辊诞生,解决了一些中大型造纸厂进口国外造纸机中配置的高线压胶辊长
期依靠进口的局面,不但节省了国家外汇的支出,同时也为今后自行设计中等幅宽以上
造纸机提高配置水平和提高车速创造了有利条件;部直属西安造纸机械厂与芬兰维美德
公司(Va l met)合作创办了西安维美德(后为维美德西安)造纸机械有限公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