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的体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专业的职责是如何帮助病人维护其整个身心健康,

其中心理护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特别是产妇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
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产妇 分娩期 心理特征 护理

人是具有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生物和社会实体,人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影响

心理功能,同时也会对人的生理功能如大脑活动、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产生影响。
女性特有的内分泌系统调节着月经、妊娠、分娩等各种生理过程,同时也影响着情绪
活动。特别是对产妇,心理护理更是护理过程的重要内容。临床研究表明:分娩能否顺
利进行除了与产力、产道、胎儿三大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妇自身心理状态和外界环境
密切相关。所以,在产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情绪稳定、精力充沛,
与医务人员很好合作,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
分重要的。

1. 临产前心理护理

40 周的妊娠期对每一位孕妇来说都是一段艰难的历程,临近分娩期她将更渴望

新生命的降生,与此同时也产生焦虑、紧张和种种顾虑。产妇的心理特征大致分为三
种类型:(1)紧张、恐惧不安型;(2)忧虑型;(3)悲观型。在临产前护理中要
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1.1 紧张、恐惧不安型

这类产妇多为年轻初产妇,有些没有做过产前检查,对生育知识缺乏了解。预感

分娩将是很痛苦的过程,可能会发生难产而需要手术,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如何?
特别对胎儿的安全性考虑更多。一但有产兆就会惊慌失措到医院待产,加之对医院环
境、人员、制度的陌生以及分娩时阵痛可使产妇的心理由不安发展到恐惧,因而不能
自我控制。因此,对紧张、恐惧不安者,入院时,医护人员热情耐心接待产妇,认真
做好检查,用科学的方法给她们讲解有关分娩的知识,耐心细致地告知她们产时的
要点,使产妇对分娩过程有所了解,对宫缩的疼痛有心理准备,为了下一代的健康,
应尽量克服生理上的暂时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陪伴产妇,增加她们的自
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消除孤独、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与医护人员
配合,顺利完成分娩。

1.2 忧虑型

这类产妇多是有重男轻女思想,唯恐新生儿性别不合意,担心遭到丈夫或公婆、

旁人的冷待。对于忧虑型产妇,分娩前应做好宣教及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工作,做好疏
导和安慰,转变她们的不良心态,同时耐心地向其家属宣传社会公德,讲解卫生科
学知识,消除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旧思想,使产妇得到心灵上的安慰,以愉快的心
情与医护人员配合,顺利完成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