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769・

儿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

潘爱芬

作者单位:532700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潘爱芬(1974一),女,在读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I儿科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E—mail:pal4255@163.eom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儿科护理人员职业暴

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危险因素主要有针具、刀片、玻璃碎片损伤以及血液、分

泌物污染等。结论强化儿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是有效防止职业感染发生的关键,采取有效的防

护措施是非常必要。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t 1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3806(2009)07—0r769—02

doi:10.3969/j.issn.1674—3806.2009.07.48

儿科是一个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儿科护士必

须正确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才能保障自身健康和职业安全,高质量、高效率为病人服务。

本文对儿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

的措施和对策。

1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

1.1各种针具等锐器损伤

1.1.1针具等锐器损伤:这是医护人员感染医源性病原体

的主要途径H】,首先是住院患儿在治疗护理上的不依从性、

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以及家属不积极配合或配合不当,导致

操作中意外针刺伤或操作后拔针时由于患儿躁动或旁人干

扰而致针刺伤。7其次是针头使用后置锐器盒或双手回套针

帽及整理用物时意外刺伤。

1.1.2刀片损伤: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是最常用的治

疗手段,对3岁以下婴幼儿,我院大部分护理人员选择患儿

头皮静脉,在给患儿剃头时,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或患

儿躁动,以及使用刀片后放置不妥等导致刀片刮伤。

1.1.3玻璃碎片损伤:加药过程中,锯玻璃时用力过大致安

瓿在手中碎裂,或用手掰安瓿时不用纱布包裹,导致玻璃碎

片嵌进手指皮肤;治疗前后擦拭治疗台或洗治疗巾时未带防

护手套不小心刺伤。

1.2血液污染主要是含有HBV、HCV、HIV、梅毒以及其

他感染性疾病的血液污染针头及医疗器械,经破损的皮肤和

黏膜直接接触感染。

1.3患儿的排泻物以及分泌物污染治疗过程中由于患儿

哭闹,导致唾液、泪液、鼻腔分泌物、呕吐物或是粪便、尿液等

污染。

1.4体液、排泄物、血液、羊水污染

产科护士在操作中不

可避免的接触到产妇的阴道分泌物、血液、羊水等,也会被污

染。

1.5工作压力和心理因素导致的免疫力降低由于儿科护

理工作的特殊性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高要求性,使护士

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加大,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

感染。

2防护对策

2.1加强岗前培训。对新转入儿科的护理人员,护士长或

高年资护士要加强对其进行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的培训教育,使每个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

性,以便采取强有力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2.2加强宣教与沟通。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

责任心和爱心,及时做好接待,有针对性地对家属进行宣教

及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家属的理解及配合,

减少由于患儿燥动造成的意外职业暴露。

2.3严格执行和规范操作规程,预防导致针刺伤的高危因

素产生‘引。

2.3.1教育护理人员对分离后的针头要及时置人锐器盒

内,并摆放有序,位置相对固定,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防止

使用后的针头折断或弯曲。

2.3.2对不合作的患儿应尽量选择四肢静脉,如必须选择

头皮静脉时,要家属积极配合和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固定

好患儿头部,使用后的剃刀要及时置于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

内,以防刮伤。

2.3.3锯玻璃瓶时用力应适当,并尽量使用纱布包裹再掰

安瓿;擦治疗台及洗治疗巾时要带防护手套。

2.4在护理技术操作中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儿科各项技

术操作,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对不

合作的患儿可适当带防护工具,避免接触患儿的排泻物以及

分泌物。要严格进行洗手以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D】。儿科

护理人员应掌握六步洗手法。感控科工作人员和科护士长

要不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及有关消毒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