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534・

《造塑区笾》!Q!Q生!!旦筮!!鲞筮i翅』H业!堑丛鲤:盟!!!婴妊!垫!Q:!趔:!§,塑!:垒

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麻醉中的应用

赵保建,丁月东,张全云,盂凡珍,周英伟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颈丛麻醉时的镇静效果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Ⅱ级的甲

状腺腺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于颈丛阻滞后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间断静脉注射氟芬合剂。观察

2组的OAA/S镇静评分、术中配合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镇静及配合程度优

于对照组;各观察点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颈丛麻醉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并且可

以有效抑制颈丛麻醉下的心血管反应,而且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小,能够增加患者的配合程度,安全性高,因此值

得推广。

【关键词】

颈丛麻醉;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

【中图分类号】

R971.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8-7044(2010)06-0534-02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新型的仅2肾

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能抑制自主

神经反射。其镇静的特征是患者表现安静并且容易被唤醒。

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术,患者术中可以配合发音,但是颈丛阻

滞无法消除的紧张情绪,需要辅助适当的镇静。我们选用右

美托咪定辅助镇静镇痛,并与氟芬合剂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

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2008年1月~

2010年7月拟行甲状腺肿大择期手术病例60例,男女均有,

年龄32~54岁,体重45—65 k,身高150—176 cm术前ASA

I.Ⅱ级。排除甲亢、甲减、高血压及呼吸、循环等重要系统性

疾病病史,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颈丛麻

醉下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腺瘤。

1.2麻醉方法常规术前给药,入室后心电血压等监测,开

放外周静脉,2组均使用0.375%布比卡因行颈丛阻滞:瘤体

偏大侧行颈浅、颈深丛阻滞,对侧行颈浅丛阻滞(颈浅6—10

ml,颈深9~12 m1)。术中持续面罩吸氧6 L/rain。对照组麻

醉起效后静注氟芬合剂(氟哌利多:芬太尼=50:1);观察组麻

醉起效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2—0.4“g・kg~・h“维持

镇静/警醒评分Ⅱ.Ⅲ级。直至手术结束。术中检测2组患者

麻醉前、切皮、分离腺体及术毕时不同时间点MAP、HR的变

化。评价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OAA/S镇静评分…。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

采用t检验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

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SpO: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术

中MAP、HR均低于对照组;术中观察组OAA/S评分、患者手

术配合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生命体征、OAA/S及配合评分(i±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甲状腺手术时患者常因恐惧和焦虑造成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心律增快,血压升高。甲状腺上极

受喉上神经分支支配,外临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干,后临喉返

神经,因此即使颈丛阻滞较完全,当手术进行到此部位时,患

者都会产生不适感,甚至强烈的牵拉感,严重影响手术操作及

患者的安全。因此,适当的镇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术者希望

患者能够清醒地回答问题,观察发音情况,所以镇静的深度必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区麻醉科,222000

【作者简介】赵保建(1974一),男,江苏徐州市人,主治医师。大学。

须适宜。

DXM是一种新型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选择性地域

n:和旺。肾上腺受体结合的比例为1600:1,具有更强的内在活

性,更短的分布半衰期(约6 min)和清除半衰期(约2 h)[2

J。

DXM产生剂量依赖性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其镇静作用

具有独特的“清醒镇静”特点,类似于自然睡眠的非快速动眼

相。患者在元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处于睡眠状态,但很容易被

语言刺激唤醒,并与医护人员进行合作与交流,刺激消失后又

很快进入睡眠状态【3]。甲状腺手术中要求患者随时能够被唤

醒,传统辅助用药的术中镇静程度浅,导致患者过于清醒,精

神上更加焦虑和紧张,使患者交感神经系统过于兴奋。DEX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