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旦塑主蛩杂志2009年6月第25卷第6期lama/oferoa浏Obstar/cs and国舶。妇y鱼D哩迈哆2型.25,No.6
。339・
文章编号:1003—6946(2009)06—339—03
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马宏生1
综述,冷金花2审校
(I.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10)
【摘要】子宫腺肌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病灶多为弥漫型,常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子宫内膜
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等。患者有渐进性加重的痛经以及月经改变等特点,目前除子宫切除术
外,尚无根治的方法。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如1:2服达那唑、孕三烯酮,
注射GnRH.a以及宫腔放置左旋18甲基炔诺酮宫内节育器(LNGIUS)等。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
泛、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全子宫切除术。痛经症状突出者可行腹腔镜子宫神经去除术
(LUNA)和骶前神经阻断术(PsN)。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UAB)也
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病理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
71I.74
文献标识码:B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多发生于30~50岁的妇
女,发病率8.8%一31.0%L1 J,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
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子宫腺肌病发生机制尚不明
确,临床症状较严重,目前除子宫切除术外,尚无根治
的方法。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如何保留子
宫、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保守治
疗时间长、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大的
经济负担。作者对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
案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现介绍如下。
l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1.1子宫腺肌病的病理特点
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
宫多呈均匀增大,质地变硬。子宫肌层病灶有弥漫型
及局限型两种,多累及后壁,后壁子宫腺肌病占一半以
上旧J。腺细胞具有向后壁肌层侵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
研究。另有少数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
形成结节或团块,为子宫腺肌瘤。镜下病理表现为子
宫内膜腺上皮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并增生,形似小岛
状。子宫腺肌病多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
症、子宫内膜息肉等,王宏等【2 o报道子宫腺肌病病变部
位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内膜息肉发生部位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但与肌瘤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壁
子宫腺肌病最易合并子宫肌瘤,是后壁的6.557倍。
通讯作者:冷金花,酬:L嘲enny@ViP.sina.∞m
I.2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由于以上的病理特点,子宫
腺肌病患者会出现渐进性加重的痛经以及月经改变等
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有相应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在
临床上的运用,有助于提高非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I.2.I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增大、肌层增
厚,内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血和较丰富的血流
等,因此超声检查病变部位常为等回声或稍强回声,其
间可见点状低回声,病灶与周围无明显界线。Bmmley
等13j报道。子宫腺肌病患者B超检查均显示子宫非均
质回声,其中95%的子宫呈球形,82%的子宫肌层有
低回声,82%的子宫内膜模糊、成条纹状。阴道超声检
查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率。Fedele等【4J发现,
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更适合应用阴道超声检查,敏感性
80%,特异性74%。Chiang等bj用彩色超声检查子宫
腺肌病患者,87%病灶内有稀疏血管,82%肿物内及周
围血管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1.17;而子宫肌
瘤患者88%肿物周围有稀疏血管或其外周有营养血
管,84%n中物周围血管PI≤1.17,因此血管指标测定比
肿物形态学观察诊断更准确。Vercellini等№J比较阴道
超声与针穿刺活检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阴道超
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2.7%及67.1%,而针穿
刺活检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4.8%及95.5%,两
种方法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0.0%及81.2%,均不够
理想。
1.2.2子宫腔造影以往行碘油造影,可见碘油进入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