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服装作为一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

, 既是人类文化与历史的载体,

又是人类科学技术与艺术相接的最直接、最丰富 、也是最生动的体现。
而面料作为服装的载体

, 当然在服装设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

现有的面料不能创作出让设计师满意的服装

, 就需要对面料进行二次

设计 。 面 料 的 二 次 设 计 主 要 指 的 是 服 装 设 计 师 为 实 现 特 定 的 设 计 效

, 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和 制作工艺对成品面料进行二 次加工 , 改变面

料的 原 始 特 性 。 成 功 的 服 装 设 计 一 定 要 有 较 好 的 材 质 加 以 配 合 与 表

, 这已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共同的理念。因而,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一

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要想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 必须要熟练掌握面料性

能与特征

, 并能综合运用色彩、结构与面料。

一、服装面料二次设计的历史过程
纵观现代服装设计史

, 我们不难发现, 服装设计的发展途径不仅

是服装在款式结构上的创新

, 还依靠面料的设计与发展。然而, 时尚变

化的脚步越 来 越 快

, 流行的生 命周期越来越短, 无论是“简 约主义”还

是“装饰主义”

, 又或是我行我素式的设计, 面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层出

不穷的新型面料已不能满足服装设计师与人们朝令夕改的时尚 追求

于是有了对面料的二次设计。服装设计师往往根据自己的设计需求运
用多种手法对面料进行二次加工

, 从而营造出特定的设计风格表达自

己的设计语言。对面料二次设计的创新能 力

, 是设计师艺术才能的新

领地

, 也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主要表现之一。如服装设计师

三宅一生发明设计了简便、轻质、易保养、免烫的“一生褶”。

二、完成面料二次设计的基本要素
改变服装材料的做法是比较容易突现全新的视觉效果 与设计立

意的。要成功的完成面料的二次设计就要掌握好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服装材料

, 离开服装材料就不可能对面料进行再设计。不同

的材料 具 有 不 同 的 表 现 性

, 要 对面料进行合理的二次设 计, 关键是要

把握好决定材料的质地、性格的一些因素

, 这些因素包括以下三方面:

1、肌理 2、结构 3、色彩

第二面料的空间效果

, 也是面料二次设计的重要视觉效果之一。

服装面料的二次加工常将面料的二维形态转化 为三维形态

, 使他们有

了浮雕 的 面 貌

, 同时又柔软而富有 弹性, 改变了原先面料的平板 和枯

燥的外表

, 变得格外生动和有个性。

第三面料的处理技法

, 它使面料最终达到设计师想要的效果。现

在设计师所常用 的 处 理 技 法 繁 多

, 如镂空、剪切、层叠、撕扯 、刮擦、烧

烙、粘贴、拼凑、编织、绣缀、手绘等方法。其加工一般都 是靠手工或半
机械化工艺来完成。

三、现阶段面料二次设计的分类
众所周知

,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 服装中的面料元素就已经上升

到第一位。对面料的创新是服装设计的又一战场

, 也是发挥设计师艺

术才能的新领地。面料二次设计手法多样

, 风格各异, 它与社会思潮、

流行观念及工艺技术密切相关

, 现阶段将它归纳为三大类。

(一)面料的变形设计。即改变面料原有的形态特征, 在造型外观

上给人以新的形象

, 如堆积、皱褶、抽缩。最具代表性的是皱褶设计, 这

种设计方法是将整匹布料通过挤、压、拧等方法成型后再定型完成。它
常常形成自然的立体形。原来平坦伏贴的面料经过整理 后可能很皱

起伏不匀

, 但往往形成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面料的破坏性设计。指通过剪切、撕扯、磨刮、镂空、抽纱等

加工方 法

, 破坏成品或半成品 面料的原有结构特征, 造成 面料的不完

整性

, 从而产生无规律或破烂感等特征。剪切使服装产生飘逸、舒展、

通透的效果

; 撕扯使服装具有破烂感; 磨刮产生陈旧感; 镂空可打破整

体沉闷 感

, 具有通灵剔透的格调; 抽 纱则改变原有外轮廓, 虚实相 间。

被称为“朋克之母”的英国 设计师维维安

?维斯特伍德常常把昂贵的衣

料有意撕 出 洞 眼 或 撕 成 破 条

, 然后拼凑 不协调的色彩, 这是对经典美

学标准做出突破性探索而寻求新方向的设计

, 表现出对传统观念的判

逆和创新精神。

(三)面料的附加装饰性设计。既在成品面料的表面添加同料或不

同料的材料

, 从而改变织物原有的外观。附加装饰的手法很多, 常见的

是贴、绘、绣、粘、挂、吊等

, 涉及的附加材料多种多样, 但原创上要有利

于一定量的面料的生产加工和使用方便

, 并且有一定的使用牢度。各

种面 料 及 其 加 工 形 式 的 组 合 变 化 创 造 了 不 同 的 时 装 风 格 。 比 如 将 亚
麻、棉布、丝绸 、织 锦 等 面 料 与 铜 铸 木 雕 、皮 革 绳 带 、绣 嵌 补 缀 、绷 缝 系
结的材料相 组 合

, 形成厚重质朴与秀丽优雅 的对比; 利用花边、穗带、

珠宝、羽毛、兽皮毛、蝴蝶结、丝带绳结的点缀装饰和锦锻、丝绸、织锦 、
金丝绒、天 鹅 绒 、花 缎 的 运 用

, 构成华丽与天然情趣的交融 ; 通过在自

制的织物上施以刺绣、蜡染、镶、嵌、滚等工艺表 现

, 形成神秘独特的民

族风格

; 采用纸、鸡毛、塑料、薄膜、橡胶、金箔、钢丝、铜丝、地毯线头甚

至 各种生 产 废 弃 物

, 来造成奇 异非凡极富个性的前卫风格 ; 附加装饰

性 设 计 将 一 些 材 质 风 格 迥 异 和 制 作 表 现 相 异 的 面 料 进 行 怪 异 组 合 搭

, 反映出现代时尚与审美的反叛意味及多元化倾向。

随着人们对穿着要求的变化

, 服装材料作为丰富设计语言的要素

之 一

, 已经越来越强 烈的显示出其不可估量的 价值和不容替代的 地

位。从一定意义上讲

, 现代时装设计的优劣评判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

有关材料运用把握的理想程度为标准的。进入

21 世纪, 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

, 观念意识和生活方式 的改变, 都极大的影响着服 装设计的风

格趋向

, 而服装材料的工艺技能性指标与外观视觉美感程度的不断提

高更新

, 也为穿着设计的完美表现和风格变化提供了可能。寻找新材

, 注重环保的要求、自然的属性和人性的关爱, 是新世纪设计创新的

关键

, 也是未来服装发展的方向。用于穿着的设计, 最为根本的是材料

如何运用。所谓的分割、线条、色彩、布局都是依附在具体实 在的材料
质感上 加 以 体 现 的

, 抛开特定的材料肌理来谈 论设计或做设计, 都是

难以想象和实现的。作为人类“第二皮肤”的服装的发展变化

, 与面料

本身的发展变化是息息相关的。社会的竞争日益激 烈

, 时尚潮流也是

瞬息万变

, 一 个优秀的设计师要想独占 鳌头, 在其他设计因素大致雷

同的情况下

, 必须在面料设计方面有新的突破。在产生深刻变革的

21

世纪

, 时装的创意是与面料的质感的组合、再造、装饰及融合密切相关

, 设计的灵性与才能也正是通过这些而呈现。那些传统与现代、艺术

与科学 、简 约 与 繁 复 的 形 式 表 达

, 无疑是需要在面料上施 用更多的妙

思奇造

, 因此在现 代服装设计中面料的二次 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 这也

是未来服装设计寻求变化的发展趋势。

参 考 文 献

[1] 王朝 闻.美 学 概 论[M].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83.
[2] 刘晓 刚.服 装 设 计 与 大 师 作 品[M].上 海 : 中国 纺 织 大 学 出 版 社 , 2000
[3] 张海 容.时 空 交 汇 一 传 统 与 发 展[M].北 京: 中 国 纺 织 出 版 社 , 2001.
[4] 李薇.服 装 设 计 十 二 人[M].武 汉 : 湖 北 美 术出 版 社 , 2000.
[5] 戴仕 熊.服 饰 文 化 沙 龙[M].北 京 : 中 国 轻 工业 出 版 社 , 1997.

浅谈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

信亭亮

天津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300160

[ 摘

为了表达多种设计效果

, 服装设计师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和制作工艺对成品面料进行二次加

, 改变面料的原有特性就是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目前, 很好的服装设计最终要的就是把握服装的特性

设计

, 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面料的二次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 关键词]

面料

; 二次设计; 服装设计

②、③、④《新 批 评 文 集 》

P92, 93, 94

⑤《浮 现 》

P211

⑥《新 批 评 文 集 》

P93

⑦《浮 现 》

, P12

参 考 文 献

[1] Barbara Hill Rigney. Margaret Atwood [M].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赵毅 衡.新 批 评 文 集[M]. 天 津 : 百 花 文 艺 出版 社, 2000
[3] Nathalie Cooke. Margaret Atwood: A Biography [M].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Coral Ann Howells. Margaret Atwood [M]. Toronto: Anansi, 1996
[5] Margaret Atwood, Survival [M]. Toronto: Anansi, 1972
[6] Grace & Weir, Atwood: Language, Text and System [M].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7] 玛格 丽 特.阿 特 伍 德 著 , 蒋 丽 珠 译. 浮 现[M].南 京 : 译 林 出 版 社, 1999

科 技 交 流

科 技 交 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