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筑作品:宁波慈城镇

   话说宁波有个慈城镇,慈城乃儒城耳。出过举人两千,进士五百十九。科举时期学而优
则仕,举人进士很多北上做官,老来回归乡里,已是带着北方口音,于是比之相距 20 公

里的宁波市区,慈城人的话就很接近 官话 。

慈城人讲 真正 ,宁波音是 紧紧 。慈城人讲 真策 (政策)

,宁波音是 警察 。

    慈城有两条半里的街弄,就有明代大建筑群 6 处,乾隆以前的大型建筑,更有 30 处之
多。2.17 平方公里的镇里,有 0.48 平方公里的古城。至于牌坊、石雕、木雕、碑刻、匾额,随
处皆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孔子画像石刻碑,王安石的慈溪县学记石碑,明弘治年间的冬
官牌坊,清顺治年间的恩荣牌坊,虞世南、苏东坡历代书法大家的几十块碑帖,明代木质
台门的代表作冯岳彩绘台门,南宋驸马林棕的石翁仲,文武将官或儒雅或威猛。

  孔庙墙外立有醒目的碑文: 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我走向至圣先师孔子
的庙,早已敬畏地下了马(车)。看到院子里堆放的石块中,有一石碑乃左宗棠为慈城翰林
杨泰亨之父写的墓志铭。左宗棠与杨泰亨同朝当官,此碑刻于光绪元年。

  好像,在慈城,一低头,一回首,就是明代清代,乃至唐代宋代。从唐开元年间建县
城至今,各种朝代的符号,在这里交汇,我就有一种时空交叉的感觉,一会儿阅大唐华
章,一会儿变成还珠格格,历代古人发来太过密集的信号,我反而觉得我不是面对历史 ,
而是走向穿越。于是看到清代的新慈湖书院,看到唐大中年间慈城的德润书院,看到元代
慈城的宝峰书院,来了一个随父从山西来此就读的书生,叫罗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