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筑技艺:香山帮木雕

    木雕用于建筑之上有据可考的是从商代开始,到了战国时期就已发展到相当成熟,几
千年来建筑木雕经历了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几个轮回后,至明清两代无论从数量题材
内容技法或环境创造诸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木雕渐趋精细,造型由传神转向写实,进
入了鼎盛时期,并出现了众多的流派,著名的有北京帮、山西帮、东阳帮、宁绍帮、徽州帮
和苏州香山帮。

  北京帮讲究构图,技法全面,以浑朴见著,是建筑木雕中的 宫式"作法。山西帮从乙
格古朴,粗犷大器。浙江东阳帮格调高雅,题材广泛,画面繁重热闹。苏州香山帮做工精
细,轻松灵活、构图不拘一格,以清丽擅长。以上只是基本情况,因为随着时代风气的影
响,有时也有所变化的。例如,明代风格朴实雅致,而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就显得纤巧繁琐,
画面往往流于堆砌,这是由于社会风气渐趋浮华糜烂竟尚豪奢,在建筑雕刻上只知单纯
地以多费人工来炫富斗胜了。

  木雕是在木材表面上施以雕刻装饰,较之石雕砖雕金雕相对容易些,但木材有其天
然的劣势,易蛀、易朽、易燃烧。虽则木雕起始较早,但因不易保存,所以遗留至今的实物
却并不早,在苏州木雕装饰大多是明清以后的作品,因所施的部位不同,大体可分两大
类:儿属于厅堂殿宇的大梁、插木、抱梁云、山雾云,梁机、梁挚,枋条、廊架披屋的三界梁,
荷包梁、廊垫、书廊机,以及殿檐下面的挚拱板、斗拱等梁架结构上的雕刻是一类,因为雕
刻部位高,从下面看上去距离较远,即使精雕细刻也是白费力气,无法令人看得清楚,

所以只要求在造型上轮廓外型刻划出一些粗线条的图案而已,俗话说 一丈高,不见糙",

——

故雕刻简单要求不高。施于房屋装修

门窗、栏干、飞罩、褂落,隔扇、围屏等方面的又是

一类。这些装修上的雕刻直接关系到同常居处的美化,是近距离的欣赏,所以在工艺上要
求精益求精,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尤其是用于分隔空问的隔扇、地罩、围屏之类的室内装
饰要让人们的视线隔而不断,必须雕刻得剔透、嵌空、通风、采光。

  建筑木雕的用材大多经过严格的选择,要求木质纤维紧密打凿不易开裂利于运刀,
作品不易变形。位于承力部位的雕刻构件还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根据其要求用材分别
是杉木、香樟、银杏、白桃、红木、楠木。建筑木雕的时代特点可分为四个时期:明代至清初
比较简洁,内容多见花草,品种亦不复杂,施雕构件讲究与整体梁架和谐。清代中期趋于
华丽但不失稳健,建筑构件中加强了装饰性雕刻。清代中后期雕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
艺有了发展,出现了不少精品,讲究立体效果,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清代晚期作品讲

究 诗情画意",比较突出的是将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如《西厢记》、

《三国演义》、

《红楼

梦》、

《封神榜》、

《二十四孝》、

《放鹤亭记》、

《桃花源记》,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时期的作品有如下特点:写实功力增强,丌始重视人体比例,追求骨格造型、肌肉匀称,
人物形象接近现实,动物造型接近真实,花卉写实生动贴近自然。刻技多样化,除了使用
传统的雕法外还吸收了西洋的表现手法。装饰性的雕刻作品趋于繁琐。人物花鸟动物进一
步以装饰纹样中独立出来。另外,由于木材的原因,它与石雕砖雕和会属雕刻不同,必须
注意以下几点:

  1、图样要铭芙工一切雕刻的要求也是木雕的基本要求。雕刻的传统题材大多是象征如
意吉祥平安福寿,在这些内容中有些含意很好,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