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浅谈城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

摘要:建筑通过对空间形态的艺术化塑造,来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精神需求,建
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化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

 

式,通过运用多种建筑造型语言, 把建筑空间作为公共艺术表达的载体,积极利用建筑
空间中各种可以利用的元素,并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把公共艺术的象征语意、
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融入到建筑空间环境之中,从而使公众对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产生更

  

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

 

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
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
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
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
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
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
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

  

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

  

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
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

是带 强制性 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
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

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 逼迫 人
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
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

  

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 ,
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
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

  

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
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
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
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
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
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

  

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
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
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
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
达的统一(图 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