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全球采购管理及其风险

WTO 的预测显示全球供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旧的运营模式已
经失去市场的竞争优势,对产品制造的投资正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全球采购方略已经是众多
公司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价值的战略起点。
全球供应关乎到许多企业未来的生存
到目前为止,可行的办法有二:
1. 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国际运输和物流业,提高运载能力和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2. 促进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全球化沟通,加快广泛的商业合作。
这一变革经历了电话、电报、信息、移动电话、

Internet、E-mail、SMS 和 WANs。在全世界范围内

实施公司运作的实时信息交换已经成为现实。结合有效的运送成本,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
能力的提高将推动全球供应的发展。同时,软件技术的开发也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全球运作
的风险。
全球采购的供应链特征
为了降低供应链的单位成本,满足规模经济的发展需要,已经注入了大量的投资资金。几乎
所有的国家政府都已经通过关税减免和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在本国投资,以稳定社会就业。
那些收入较低的亚洲国家已经吸引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从纺织到计算机、消费品、

工业

工程

等。

对应于低成本的追求,全球采购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

“非毗连性”。全球链的拓展主要以时

间为条件,这反映在订单处理、物资供应、生产制造和发货运输等一连串的作业流程上。时间
的延长是通过全球采购提高获利空间的前提条件。当然它并不能带来增值,但时间的延长是
它的成因。
一位来自马士基物流公司的专业人士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全球供应链的耗费时间占总时间

30%—50%,但是只占总成本的 2%—5%。显然,获得的总利润不少于 20%,甚至更多。

文章还显示:在实施全球采购交易的过程中,还可能包括

4 个参与实体:协调中心、运输航

线、海关和审批机构。
全球采购的第二个特征涉及到产能的本质问题。就是产能在不断增强和具有更低的亏损点。
但同时也带来诸多难题。提高产能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显然,这正在取代原有的生产模
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全球采购策略是势在必行的,从本质上讲,它直接关
系到企业的存亡问题,而不仅仅是一种竞争的武器。然而,我们必须对供应-需求关系的改
变以及时间范畴的延长这两个决定全球采购风险水平的特性有充分认识并加强管理,才能
确保获得全球供应的长期收益。
全球采购的风险
Markides 和 Berg 在《哈佛商业观察》(1988 年)中发表文章论证制造业的离岸趋势,大力地
抨击全球采购策略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冒险举措。他们认为当时固有的生产制造能力更具竞争
优势,潜在的产品退化成本、库存量的加大、需求反应的迟钝性都是削减全球采购利益的风
险因素。但是考虑到文章的写作日期和后来的发展趋势,他们的忠告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随

着对全球采购疑虑的消减,全球采购的风险再次被人们所关注。如果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来
分析关于全球采购供应是一种下策的主张,不难发现

Markides 和 Berg 之前所提出的各种风

险依然是当今企业面对的现实问题。
1. 如果对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关税、产品过时、库存、机会成本、市场保护等因素加以考虑时,
总成本可能比预计的要多得多,从而影响到净收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