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王老吉危机公关事件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危机常常出乎意料的到来,防不胜防,而如何快速

 

有效地化解危机,就成为考验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关键。

    5.12 汶川大地震,红罐王老吉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 1 亿元。如此高调献爱,
加之行之有效的网络营销,赢得了国人的感动和敬意,王老吉的品牌美誉度和
影响力以及销售额随之快速增大。可就在一年后的

5 月 11 日,同样是王老吉却

被卫生部指认,其饮料中所含的中药成分夏枯草不在允许使用范围之内。在乳业
三聚氰胺、蒙牛

OMP 事件后,快速消费品饮料行业中的品牌新贵王老吉面临着

致命的考验。

我觉得企业的优秀,不仅仅体现在日常发展中,更体现在危机处理中。作为

一家本土国有企业,王老吉在此次夏枯草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可圈可点,甚至让

 

我看到了国际大企业危机处理时表现的风范,值得肯定。

2009 年 4 月 13 日,杭州消费者叶征潮在他的博客上公布了对王老吉的诉状,
包括侵犯自己的健康权以及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认为自己的胃溃疡是由于饮
用王老吉所致。此外,重庆有消费者称饮用王老吉后头晕,也计划起诉王老吉,

并声称是为了 全体市民的身体健康而打官司 。一把夏枯草,将原本用来降火的

 

王老吉,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5 月 11 日,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给红罐王老
吉定了性: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在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的既是食品
又是药品的名单之列。这意味着流传了

170 多年的,以王老吉命名的凉茶涉嫌

 

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至此,王老吉卷入 添加门 风波。

    然而,在外界看来,王老吉应该马上站出来做出澄清和解释。可是对于外界
的质疑与媒体的曝光,王老吉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干脆置之不理。其实,正
当人们为其为何如此低调失语而百思不得其解时,王老吉的危机公关却在悄然
进行。危机之后的第二天,广东食品协会就紧急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媒体出示国
家卫生部

2005 年签发的《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批复,称

王老吉凉茶中含有夏枯草配方是合法的,不存在添加物违规问题。事发仅

4 天,

卫生部也发布声明确认王老吉凉茶在

2005 年已备案,并认可夏枯草的安全性。 

这份

2005

年的 请示 是否确有此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唯一可以肯定的

是,王老吉的危机公关抓住了关键点,可谓一剑封喉。危机爆发后,当事者立即

站出来辩解,往往会给人以 掩耳盗铃 的感觉,而专业和权威部门出具证明与

”——

报告,为其 洗冤

因为即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往往能令人信服。事实上,

这是一些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屡试不爽的危机公关之道。

地震中捐献

1 亿元的捐献,王老吉成功运用网络营销,短短一年间发展成

——

百亿元的市场规模

2003 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是 6 亿元,到 200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