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

【摘

 要】 设备不仅是

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企业赖以正常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技术基础。

 

设备管理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1、对于设备操作、维护、修理和相关人员的管理;2、对于设备

本身的规划、制造、使用、维修等等各方面的管理。

 

自从资本主义的

工业化革命以来,设备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多个阶段。

目前,随着设备本身的不断变化,

计算机技术和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管理有了许多

新的手段。如计算机诊断技术、

ERP 技术。 

上海地铁在引进世界各国先进地铁设备的同时,考察学习国内外相关城市地铁设备管理的
方法,依据自身实际逐步形成自身的设备管理模式,基本满足了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的需求。
但是,由于人员、技术、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与世界一流地铁运营企
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设备前期管理、备件管理、维修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
几个方面。由于存在这种差距,上海地铁运营的人工成本、物料消耗成本远远高于国外先进
城市地铁运营企业。

 

在上海轨道

交通超常规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管理人员正在

探索适应上海地铁运营新发展、新设备的管理方法,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

论文也是从分

析上海地铁近十年来的设备管理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
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在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的设备管理实践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的颁布,上海市政府完整地提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战略、
任务和措施,并且规划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体系的支柱来发展。即:在

“十五”期间,

建设

200 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形成以重要换乘枢纽为核心,联系中心城市重点地区的基

网络;到 2005 年,轨道交通成为公共客运的骨干;到 2010 年形成 500 公里左右,基本

完成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使轨道交通成为客运系统的主体。同时,《白皮书》对现有轨道交通
线路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提升运
营服务水平,实现良好的投资效益。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百年
大计的建设运营项目。因此轨道交通项目一旦投入运营,就必须保持整个系统日以继夜的正
常运营。而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营,必须要以设备安全运行为前提和保障。本文从上海地铁运
营有限公司十多年的设备管理分析入手,与相关城市的地铁设备管理模式相对比,找出存
在问题,通过科学管理的手段,提出建议和对策,来应对未来几年的超常规的设备运营管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