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孕妇贫血状况分析

【关键词】

  孕妇 贫血

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范畴。妊娠期贫血对母儿均造成一定危害。重

度贫血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及孕产妇死亡。妊娠期贫血易出现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贫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妊娠期贫血以缺
铁性贫血为主,占

95 %左右[1]。为了解聊城市妊娠期贫血发生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现

2009 年在本院进行孕产期保健的 1 285 例孕妇妊娠期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

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9 年 1 月~2010 年 1 月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定期产

检的孕妇

1 285 例,以保健手册记录数据为资料来源。

  

2.检查方法:所有孕妇分别于孕早期(<13 周)、孕中期(13~28 周)、孕晚期(

≥28 周)检验

血常规,以第

1 次发现贫血时所处的妊娠期来划分,不做重复统计。测量采用日本全自动血

细胞计数仪

(型号为 XS800I);孕妇体重均使用同一台磅秤进行测量,最小刻度为 500 g;新

生儿体重采用婴儿磅秤,最小刻度为

50 g。

  

3.干预措施:400 例孕妇自妊娠 4 个月起常规补充多糖铁胶囊(青岛国风药业生产),每

1 次,每次 0.15 g;维生素 C,每日 3 次,每次 0.1 g。同时经本院营养指导门诊进行营养膳

食指导,适量进食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含有丰富叶酸的新鲜绿色蔬菜
等。
  

4.诊断标准:采用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 7 版)[1]的妊娠期贫血诊断标准。RBC (3.0 

 3.5)×1012 /L,Hb 81 ~ 100 g/L 为轻度贫血;RBC (2.0 ~ 3.0)×1012 /L,Hb 61~80 g/L 为

中度贫血

;RBC (1.0 ~ 2.0)×1012 /L,Hb 31~60 g/L 为重度贫血;RBC<1.0×1012 /L,Hb

≤30 

g/L 为极重度贫血。新生儿出生体重<2 500 g 为低出生体重。
  

5.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1.0 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妊娠期贫血情况:妊娠期贫血发生比例为 20.3 %(261/1 285)。其中,轻、中、重度贫血

分 别 占

78.9  %(206/261) 、 18.4  %(48/261) 和 2.7  %(7/261) 。 孕 早 、 中 、 晚 期 贫 血 分 别 占

19.2%(50/261)、31.0%(81/261)和 49.8%(130/261);孕晚期贫血发生比例高于孕中期和孕早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0.12,P<0.01)。见表 1。表 1 孕妇贫血发生比例[n=1 285,例(%) ]

  

3.妊娠期贫血与孕妇体重增长的关系 :妊娠期体重增长

≥12.5 kg 者贫血发生比例为

22.4 %(207/925),妊娠期体重增长<12.5 kg 者贫血发生比例为 15.0 %(54/360),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χ2= 8.72,P<0.01)。

  

4.妊娠期贫血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妊娠期贫血妇女低出生体重发生比例为 5.7 

%(15/261);非妊娠期贫血妇女低出生体重发生比例为 1.2 % (12/1 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17,P<0.01)。
  

5.干预效果:干预组自妊娠 4 个月起常规补充铁剂,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