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为全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
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型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多、初级产品多、技术装备落后,
这种产业结构给山西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坚
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将山西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并以促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的,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取
得了较好成效。

 

  

 

  一、山西省焦化、电石、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现状

 

  

 

  焦化行业焦化行业是山西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省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目
前,拥有规模以上焦化生产企业有

300 多家,已形成焦炭产能近 1.2 亿吨,直接从业职工

18 万人。2007 年 1―10 月,全省焦炭产量 8000 余万吨,同比增长 17%,全省规模以上焦化
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近

800 亿元,同比增长 48%,实现利税 116 亿元,同比增长 101%,全省

自营出口焦炭

700 余万吨,创汇 13.9 亿美元。 

  

2004 年至今,全省累计淘汰取缔落后焦炭产能 6000 多万吨,其中取缔改良焦土焦

1400 多处,涉及产能近 3000 万吨,关停小机焦近 300 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000 余万吨。
目前全省经批准建设的大机焦项目中,焦油回收率达到

96%以上,粗苯回收率达 85%以上,

煤气综合利用率达

50%以上,一批化产回收、加工项目开工建设,焦化企业化产回收加工项

目呈现出向大中型发展的趋势。

 

  电石、铁合金行业目前,我省共有电石生产企业

84 户,电石生产装置 127 台,生产能

230 余万吨;2007 年前三季度,全省电石产量约为 110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

全省共有铁合金生产企业

66 户,铁合金生产装置 161 台,生产能力 200 余万吨;2007 年前

三季度,全省铁合金产量约为

95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 13%,增长部分主要为铬系

产品。

 

  截止

2007 年底,全省电石行业共淘汰落后产能 88 万吨,铁合金行业淘汰落后产能 50

多万吨,

5000 千伏安以下电石炉、铁合金矿热炉已全部关停淘汰。“十一五”期间,原则上不

再核准或备案电石、铁合金新建项目,技术改造

2.5 万千伏安以上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电石、

铁合金矿热炉。到

2010 年,全省电石生产能力控制在 265 万吨,铁合金生产能力控制在 200

万吨。

 

  

 

  二、山西焦化、电石、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

 

  

2003 年,下发了《关于禁止违规建设焦化项目的紧急通知》。2004 年起,成立了以省长

为组长的

“山西省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工作领导组”,下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对焦化

行业实施专项清理整顿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对清理整顿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根据国家发
展改革委发布的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结构调整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我省铁合金行业结
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加快我省电石行业结构调整意见》、

《进一步推动焦化行业专项清

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焦化、电石、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措施和发展方向。

 

  (二)合理规划引导,严格行业准入

 

  为了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我们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合理规划
产业布局,并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集中建设和经营,统筹建设污染
物排放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同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颁布的焦化、电石、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对全省焦化、电石、铁合金行业实行了严格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