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辨治小儿夜间咳嗽经验

张士卿教授认小儿夜间咳嗽体在亥、子、丑阴阳交接之时,亦属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经气偏旺之时治疗时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顾清肝润肺、健脾化痰、益气养阴等
法,每获良效。

张士卿教授系全国名中医

,现任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从医执教

40 余载,学验俱丰、造诣深厚。他辨证治疗小儿疾病尊古而不泥古,很临床棘手的问题经他独
特的辨治迎刃而解。笔者有幸跟从张师学习,现将张师辨治小儿夜间咳嗽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1 辨证要点

  夜咳主要症状为亥、子、丑时

(多为 21~3 时)咳,咳痰或伴痰鸣音,或无痰,或干咳。中

医阴阳学说认为,亥、子、丑时乃阴阳相交接之时,邪位于半表半里。根据子午流注规律:亥、
子、丑之时用四季表示则为冬应为宁静、修养之时,而亥时为手少阳三焦经活动最旺之时,
子、丑之时为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活动最旺之时,此时咳甚则为肝胆火旺,三焦不畅以
致肺气宣肃失司。故临证辨治以少阳为切入点,应用和解少阳,扶正达邪之治法。小柴胡汤
是仲景治疗少阳证的主方,具有和解少阳、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统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
主方由柴胡、黄芩、法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张师以此方为主,临证时根据风热、
风寒、痰热、痰湿、气虚、阴虚等不同情况,灵活加减化裁,每获良效。

  风热夜咳:除夜咳之外还表现为发热口渴、面红耳赤、咽红疼痛,舌红苔黄、脉浮。治宜
小柴胡汤加桑叶、白菊花、牛蒡子、射干、桔梗、僵蚕、钩藤、青黛、石膏等和解少阳,疏风清热,
解毒利咽。

  风寒夜咳:除夜咳外还表现为咽痒咳嗽、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舌质淡红、舌苔薄
白、脉浮紧。治宜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紫苏叶、桃仁、杏仁等和解少阳,温肺散寒,止咳化
痰。亦可加细辛、白芷、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

  痰热夜咳:除夜咳外还表现为咳嗽时痰色黄稠而难排出

,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口

苦、咽痛

,舌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滑数。治宜小柴胡汤加鱼腥草、浙贝母、青黛、瓜蒌、胆南星、

桃仁、杏仁、桑叶、白茅根、桔梗等和解少阳,清肺泄热,祛痰止咳。

  痰湿夜咳:除夜咳外还表现为咳嗽伴有喘、咳声重浊、胸闷,痰多黏稠呈泡沫样或色白
而黏,甚则灰白成块,容易咳出喉中,常可闻痰声鸣响,胃口欠佳,恶心乏力,大便溏软
不成型,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小柴胡汤加云茯苓、陈皮、白芍、麻黄、地龙、紫苏叶、紫苏子、
杏仁、桔梗、枳壳等和解少阳,宣肃肺气,利湿化痰。亦可加莱菔子、焦三仙、苍术运脾开胃,
消食化痰。

  气虚夜咳:除夜咳外还表现为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易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