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药物不适当的应用造成患者受损及医药资源的浪费已受到普遍关注。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无疑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节约医药资源。合理用药这一术语现已为广大医务人员所熟悉,
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各有所不同。

1985 年 WHO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合理用药专家会议,

并将合理用药定义为:

“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其临床的需要,药物剂量应符合

患者的个体化要求,疗程适当,药物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 

  

1 明确病因 针对性选药 

  

1.1 临床药剂师要准确熟练掌握各种药剂的作用例如,在使用抗菌药药物时应确定:

感染部位

;

② 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敏感度。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预测最有可能的致病菌,根据其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度与耐药
的变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经验治疗。

 

  例如:

 

  成人患化脓性脑膜炎

(为脑膜炎球菌引起),可选青霉素及磺胺嘧啶;泌尿道感染(常为大

肠杆菌或变形杆菌引起

),可选氟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病情严重,应对标本进行涂片染

色检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度试验。在需要时,做联合药敏与血清杀菌试验。经验治疗疗效
不佳者,可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用药。

 

  

1.2 根据药物动力学特征合理用药: 

  

 1.3 合理的选用。具有明确适应症的药品是药学服务中实践药物适宜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它是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方便使用、价格经济、临床医师的综合判断以及后果来确定
的。药师也必须了解医师治疗意图和选用药品的关系

,权衡药品的不良反应与抗感染药用药

后的后效应

,以提供正确的药物选择。药师首先应清楚药物的适应症,尽量选用敏感、窄谱抗菌

药物、单一的药品

,以防发生微生物平衡失调及二重感染。 

  

 2 合理用药现已成为现代药物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合理用药包含的基本要素为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
基本前提,它涉及用药的风险和效益。医师在用药时必须权衡利弊,尽量给予患者有利的药
物,至少为利大于弊的药物,从而使患者承受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有效性
是用药的首要目标,但由于受到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有些疾病的药物治疗仅能减
轻和缓解病情的发展,因此,应使患者对药物的疗效有所了解,达到医患双方均可接受的
用药目标。经济性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换取尽可能大的治疗效益,以利于医药事业的持续
发展。

 

  

3 合理用药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复杂性工作 

  药物品种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增加,现在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

7000 种之

多。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许多方面并未伴随着药品的增加而提高,如浪费药品,延误治疗,
药疗事故,药源性疾病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在国内极为严重,药害危及人类健康与生命安
全,滥用药物增加了有限的社会资金和人类生存空间日益匮乏的资源负担,有报道上市药
物中的

70%被诸多原因而浪费,我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者近 20 万人,若能大力推动

合理用药,使用药做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则可减少

60%的浪费和大量药害。新世纪药

师的职责不仅是给患者发药,更主要的是给患者用药。

 

  

 4 药师应当指导、参与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 

  药师的基本职能应当包括指导、参与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这是社会赋予这个特殊职业
群体的权力。药师自身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忠实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积极主动
地投身于临床用药过程,确保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质量。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关键作用
包括:选择药品,准确调配和发放药品;为进行正确的药物治疗决策提供必要的药物信息
和患者情报;实施必要的治疗药物监测;进行患者用药指导等。

 

  

 4.1 参谋作用 药师应当努力成为临床用药队伍中的一员,让医护人员理解和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