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

 在成像光学系统中,经常有鬼像产生,严重影响成像质量,以及对目标的观察、分析

和瞄准。经理论和解剖分析、试验验证,确定了系统产生鬼像的原因,在于物镜前设置的平
板玻璃。强光源成像光束经平板玻璃折射后进入物镜,最终在物镜焦面上成像;同是成像光
束经平板玻璃表面的多次反射也有部分光束进入到物镜,最后在物镜焦面上形成了

—鬼像

(也称次像),鬼像往往与正常物象成轴对称,而且较弱。试验表明,如将平板玻璃倾斜,
该部分光束将被引到有效视场之外,从而克服了鬼像的影响。

 

  关键词

 

“鬼像”;“次像”;平板玻璃;视场 

  中图分类号

 O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243-01 

  在某电视测角仪调试中发现有鬼像产生,当鬼像亮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到测角波门
对弹标的正常捕获。因而引起对鬼像产生原因的分析,和消除鬼像产生措施研究的重视。

 

  

1 光电观测器电视系统 

  

1.1 电视系统的结构组成 

  光电观测器电视系统由成像组件和自检组件两部分组成。成像组件又由物镜和

CCD 摄

像机组成;自检组件则由平板保护玻璃、反光棱镜、反光镜、自检物镜、自检分划板、聚光镜、
照明光源等组成。见图

1。 

  图

1 电视系统结构组成图 

  

1.2 电视系统的工作原理 

  光电观测器电视系统承担着测试导弹飞行角偏差的任务,它首先通过物镜和

CCD 摄像

机将外界场景和弹标光源的图像,经光电转换以标准视频信号输送给测角电路进行图像数
据处理,得到导弹飞行的俯仰和方位角偏差信号,并经编码用于制导导弹,最终使导弹精
确命中目标。自检系统是在导弹发射前将一个位于自检分划板上的光点,经自检物镜、反光
镜、反光棱镜、物镜成像在

CCD 摄像机靶面上的预定位置,检查预定位置发生的变化,为确

定系统能否进行正常工作提供依据。

 

  

2 问题分析 

  

2.1 光学系统鬼像来源 

  任何光学系统,由于多种原因,都存在一些非预定光线最后投到成像面上,这些光线
统称杂散光,它是影响光学系统正常成像的有害光束。大部分杂散光并不在像面上成像,而
在像面上产生一个亮的背景,使图像对比度下降,影响成像质量;还有一些高亮度的目标
会在像面上形成鬼像(也称次像)。鬼像比主像要弱,而且在像面上与主像成轴对称。

 

  理论分析和经验表明,电视系统

“鬼像”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光学系统中有平板玻璃,

尤其在物镜前存在平板玻璃。平板玻璃表面的多次反射会使物体在像面上成自身像之外,还
会成

—鬼像,该鬼像往往较弱,不易被觉察,而当物体很亮时,鬼像就比较明显,尤其在

电视测角仪里,弹标是一个亮度很强的目标物体,因此它的鬼像会影响到波门对弹标的正
确捕获。

 

  

2.2 解剖分析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在该产品的电视系统物镜前的确存在平板玻璃,它
为产生鬼像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在产品上通过几个简单的试验发现:

①取掉该平板保护玻璃,

“鬼像”消失;②摆动平板保护玻璃,则图像不动,“鬼像”发生会移动。这些简单的现象足

以说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更加明确了处于物镜前的平板保护玻璃是产生

“鬼像”的根源。 

  

2.3 试验验证 

  为了确定平板玻璃与鬼像的关系,我们制定了下述详细试验: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
一台可移动、可转动的工作台上,并将该工作台上置于产品电视系统物镜和一台能产生强光
源目标的平行光管之间,平板玻璃基本垂直光轴放置:

 

  试验

①:将平板玻璃移入/移出光路:发现平板玻璃移出时“鬼像”消失,移入时“鬼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