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上海科技馆建筑方案由美国
RTKL 国 际 有 限 公 司 设 计 ,
上 海 建 筑 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负 责 施 工 图 设 计 , 总 建 筑 面 积 近

100000m2 , 主 楼 近

90000m2,其中地上部分 62214m2,地下部分 25853m2。建筑设有地下室一层,地上基本层
数为四层,每层局部设有夹层。建筑自西向东逐渐升起,最大建筑高度为

48.9m,耐火等级

为一级,见图

1 所示。独特的造型、复杂的建筑平面及空间给建筑消防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

难。另外,国外设计公司在空间尺度的把握和对防火分区的概念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因此,在上海科技馆建筑消防设计过程中,我们与国内、外设计人员进行了多次探讨和协调,
在众多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解决方法,并在工程上得以实施,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上海科技馆主楼消防设计简介

  

1.1 总体设计与建筑平面布置

  

1.1.1 周围环境状况    基地西南侧为半圆形的政环路,道路宽度 33.7m,东北侧与浦

东行政文化中心广场相连。主体建筑与周围邻近建筑的防火间距均大于

13m。

  

1.1.2 消防车道与消防登高    政环路与中心广场的周边环道构成了主体建筑的消防

环道,总体设计在基地东北侧开设

6m 宽的消防车道,同时与建筑北侧的下沉式广场用.

坡道连接。下沉式广场面积为

10  000m2,广场内设置了大于 18m×l8m 的回车场地,符合规

范要求。南侧公共人口广场与其两侧的停车场兼作消防登高场地。场地平均宽度约

15m,且

A 区、B 区段的消防车道同时考虑可供消防登高车作业。消防登高面长度大于 1/4 建筑周

长。高大树木均沿基地外侧种植,不影响火灾时的消防操作。
  

1.1.3 消防控制室位置及功能    消防控制室设在首层,靠近政环路侧的公共入口广

场,设直接对外出入口。控制室将及时获得火灾的信息,并发出各类信号和指令进行消防操
作与监控。
  

1.1.4 柴油发电机房及储油罐    柴油发电机房设于地下一层,并配置储油间。发电机

房和储油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h 的混凝土砌块墙和带闭门器的甲级防火门。储油罐设于

室外。
  

1.1.5 厨房城市管道天然气的设置    地下一层、三层夹层和四层设有厨房或备餐间,

使用城市管道天然气。地下一层厨房设于临下沉式广场一侧,四层备餐间设于南侧并开设外
窗,形成自然通风。煤气表房设于一层建筑的东北部,隔墙为防火墙,设直接对外出入口,
可自然通风。同时在城市管道天然气总管道和进入每个厨房的支管道上均设有事故紧急切断
阀,并能与设在厨房内的气体泄漏报警系统联动关闭。
  

1.2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1.2.1 防火分区的划分  

  该建筑的火灾探测装置

(烟感、温感)和自动喷淋等设备配置齐全,以保证极早期发现火

情,及时扑灭火灾或限制火势蔓延。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并借鉴世界上通行
的设计方法和经验,结合建筑方案的特点,划分了相适应的防火分区。在

49 个防火分区中,

部分区域的面积超越了现行规范的规定,特别是其中

A 区、B 区、C 区相连通的中庭,其建

筑面积为

8000 多平方米。为了不影响设计原创构思的效果并使之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在

与设计人员多次的沟通与协调下,确定了该部分区域的面积指标,并相应辅以有关措施加
以保护。其相应的措施为:
  

(1)超大面积中庭的地坪、墙面、屋顶(吊顶)的装修材料均采用不燃材料,设计采用石材

地面及墙面,玻璃幕墙的外维护,铝板吊顶;
    (2)中庭主要是作为人员交通、集散、休息的场所,不得设置营业性的服务;
    (3)为了不影响视觉效果,在 A、B、C 区中庭之间不采取防火卷帘分隔措施,但仍应作为
相互独立的防烟分区,在三区中庭连接廊桥分界处采取设置喷淋加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