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内需还是出口
  武文祥:为了使今天的构和更深切,我先讲一些布景材料。

2006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

值为

20.94 万亿元国民币,出口总额 969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占 GDP37%。入口总

791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0%,占 GDP30%。进出口总额 17607 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

2006 年贸易顺差 1775 亿美元,与美国产生顺差最多,所以美国常常举事。
  

2006 年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出口 149 万种次,1008 万册(份),3631 万美元。与

上年对照,种次、数目和金额分袂增长了

24.6%、37.6%和 10.5%。2006 年全国图书、报纸、期

刊累计入口

61 万种次,2395 万册(份),18094 万美元,分袂比上年的种次、数目、金额增

长了

2%、67.6%和 10.2%。因而可知,图书、报纸、期刊贸易的逆差是 14463 万美元。

  

10 月 17 日,消息出书总署柳斌杰署长领受了英国《金融时报》和国内媒体的集体采访。

大师斗劲关注的问题问题是出书权放不放,外资能否办出书社。署长讲外资不能办出书社、
报刊社,可是实在不架空单干出书。从印刷业来看,全国有印刷类三资企业

2300 余家,珠

三角已经成为世界印刷基地,处事对象触及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柳署长举例美国在中国出

书的重要刊物大多在广东印刷。
  内需市场的深度竞争使愈来愈多的中国印刷企业把眼力投向海内,但与此同时,很多
一贯从事外单加工的企业却放松了边疆市场的斥地法式榜样。闪现了南企北上、南书北印的
新趋向。凸版收购了北京日邦,利丰雅高早年就在北京建厂,比来在新的斥地区又建了几万
平方米,像中华商务、当纳利等也都有动作。看似相悖的现象让我们发出疑问:中国印刷业
的未来,到底由内需市场承载,还是应当依托于出口?
  下面我们初步第一个问题问题:近

5 年海内印刷市场的转变有哪些?在这类转变之下,

中国印刷企业在海内市场上的机缘在哪里?
  林光如:很是欢乐能够和印刷人共聚一堂交换经验、交换定见,前进印刷界的气力。作
为港商,边疆更始凋谢后我们初步搬进深圳,企业

90%以上的营业是做外单。这几年,我们

初步考虑做内单,在长三角建厂。以我们

5 年来的经验看,边疆很多外资甚至内资企业对包

装的请求有所前进,要更好的包装来配合他们的商品。
  与此同时,边疆同业也在争取海内的订单。据我们视察,海内市场的需求愈来愈大,在
未来的

5 年内,会有更多的印刷品在中国加工。印刷品分成包装和书籍类印刷,而书籍又分

成个别书籍、儿童书籍、多功效书籍和配件书籍。遵守我们的经验,多量量的个别书籍在当田
主动化生产,我们中国没有很大的竞争上风,反而配件书、多功效书在中国有很大的竞争上
风。由于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低廉,当然这些年劳动力本钱有所上升,可是比起欧美国家,本
钱的比例概况是

8 比 1 到 7 比 1,配件书、多功效书还是有市场上风的。

  今朝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印度,比来有很多外商请求我们到印度去,假定我们不去
信任有更多的同业会到印度去投资。印度有大批的劳动力,产生很大的竞争气力。东欧由于
地理的上风,濒临市场,比方波兰,劳动力斗劲多,也是有很强竞争力。所以未来的

5 年中,

有机缘也有寻衅。
  宋智毅:适才林师长教师已经把海内竞争情势说得很明确了,我很推戴他的概念。在未
来的

5 年中,海内市场这个蛋糕一贯是存在的,关头是若何去分这块蛋糕。畴昔的 5~10 年

内,国内市场主若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了所谓的把企业做强、做大,不竭地把价格降
落,这才是最要命的。此刻随着国内经营景象的转变,劳动力本钱的增长和法制的逐步完善,
生产本钱就一天六合增长。我给大师一个参考定见,做海内市场在报价这个环节,你必定要
算明确本钱。别做多了最后干死了是本人,亏本了也是本人,那就欠好了。
  沈伟荣:比来几年来国内订单实在也是有转变的。第一,畴昔有一些二手商经过过程香
港做转手生意,此刻有很多直接客户进入中国边疆。很多世界

500 强企业把总部搬进上海和

北京,这给中国边疆的企业带来机缘。也就是说,直接的客户搬进我们的家里。第二,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