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心肌标志物检测心梗的临床应用

一、什么是心肌梗塞

?

  

 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

起部分阶段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常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痛,血清心肌酶活力
增高,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衍变。常并发心
律失常及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二、心肌梗塞的类型

根据心电图诊断可分为

Q 波性心肌梗塞(即习惯所称的透壁性梗塞)和非

Q 波性心肌梗塞(即心内膜下梗塞)。 
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塞可分为急性心肌梗塞(一般指发病后

4 周内)和陈

旧性心肌梗塞。
     早期诊断 AMI 的重要性
  

 急性心肌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急症,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时间为降低死

亡率的关键。

AMI 致死的重要原因是不能早期诊断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而,研

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早期诊断试剂,是目前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与提高
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迫切需要。
三、

WHO 提出的 AMI 诊断标准 1979 年 WHO 建议的 AMI 诊断标准有三条:

  

 ⑴典型的胸痛病史;

  

 ⑵ ECG 异常改变,出现 Q 波或 QS 波,持续 1 天以上;

  

 ⑶心肌酶测定值的持续异常或先升高后降低,这种变化与酶的特性以及发

病时间相符合。
  

 至少应符合其中两条方可诊断为 AMI.

  

 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 25%的 AMI 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

状;约

50%左右的 AMI 病人缺乏心电图(ECG)的特异改变。若单独依靠心电

图改变和临床症状,

AMI 的诊断符合率仅为 75%。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生

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

AMI 时尤为重要。

四、理想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特点
高度的心脏专一性

 

心肌损伤后血中标志物浓度水平很快增高,血中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与损伤
程度成比例

 

增高后持续时间长

 

检测方法简便、费用合理

 

检测时间(

Turn around Time,TAT)短; 

其诊断价值已经临床证实

 

五、心脏标志物的分类

:

  

1、心脏损伤早期标志物

  在胸痛出现

6 小时内血中浓度升高,虽然其心肌特异性相对都不高,但早

期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进而有助于早期治疗,肌红蛋白、

CK-MB、 C-

反应蛋白等。
  

2、心脏损伤确定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对心肌损伤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发病后持续升高几
天乃至两周。
六、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