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导言
内容:
1、基本知识
2、正常心电图
3、心房、心室肥大
4、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目的:
1、掌握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2、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3、掌握各波段命名

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

到体表。心电图就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
化的曲线图形。
1

心电图导联体系

    即常规 12

Ⅰ Ⅱ Ⅲ

导联体系,包括肢体导联(标准导联 、 、 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aVL、aVF)和胸导联(V1-V6 导联)。临床上诊断后壁心肌梗死还常选用
V7-V9 导联。

2、

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多描记在记录纸上。当走纸速度为

25mm/s 时,每两条纵线间 1mm 表

0.04s,当标准电压 1mV=10mm 时,两条横线间表示 0.1mV。

心率的测量:心率

=60/RR 间期的秒数

三、心电图的组成及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1、P 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呈钝圆波形,在

Ⅰ、Ⅱ、aVF、V4-V6 导联

向上,

aVR 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振幅在肢体导联≤导联

Ⅰ、

Ⅱ 0.25mV,胸导联中≤0.2mV。宽度≤0.12s。

2、P-R 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正常窦性心律的范

0.12s-0.20s。

3、QRS 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人的 QRS 波群的时间

0.08s , 可 以 在 0.06 ~ 0.10s 范 围 内 波 动 。 胸 导 联 : V1 、 V2 导 联 多 呈 rS 型 ,
R

V1

≤1.0mV。V5、V6 导联 QRS 波群可呈 qR、qRs、Rs 或 R 型,R≤2.5mV。肢体导联:

Ⅰ、Ⅱ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方向多变。aVR 导联主波向下,可呈 QS、rS、rSr 或
Qr 型。aVL、aVF 导联可呈 qR、Rs 或 R、rS 型。R

aVR

≤0.5mV,R

1.5mV,R

aVL

1.2mV,R

aVF

2.0mV。

4、ST 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在任一导联,ST 段下移<0.05mV;上

抬在

V1-V2 导联<0.3mV,V3<0.5mV,V4-V6 导联及肢体导联<0.1mV。

5、T 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方向大多与 QRS 主波的方向一

致。

Ⅰ Ⅱ

在 、 、

V4-V6 导联向上,aVR

导联向下, 、

aVL、aVF、V1-V3 导联可以向

上 、 双 向 或 向 下 ,

V1 的 T 波 方 向 向 上 , V2-V6

导 联 不 应 再 向 下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