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

【摘要】

 产后抑郁症是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状态,它对产妇、婴儿发育均有

极大的负面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基因、遗传、心理和社会因素,针

对其诱因,目前干预措施主要有产前健康教育、产时护理、社会支持系统干预和

产后护理。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发病因素 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状

相似,初期表现为头痛、健忘、情绪低落,饮食减少、失眠或嗜睡等症状;严重的

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并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等倾向。产后抑郁症产

妇常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料新生儿的能力,对产妇、婴儿发育及家庭都造成了负

面影响。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社会价值趋向等对妇女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并对其采取

          

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1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11  激素因素

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促使母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

化,尤其在产后

24h 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

基础。

产后激素分泌紊乱是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与性腺机能减退

 

以及丘脑下部一脑垂体一甲状腺轴的相互作用有关 。产后孕妇雌激素水平降低,

甲状腺素浓度上升,内部环境的变化使孕妇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明显较高。最近

的研究还认为产后抑郁症为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怀孕所造成的压力开启潜在易

患体质人群患病的阀门,但是由于怀孕本身的保护和屏障作用,使产后抑郁症

多在怀孕后期和产后发生

12  遗传因素

遗传是抑郁症产生的因素之一,但其遗传传递方式迄今尚不十分清楚。有精

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