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011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预习讲义(9)

 第九章

 审计证据

  重难点提示
  本章内容重难点主要有

6 个方面:

  

1.确定审计证据相关性时应当考虑因素;

  

2.判断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原则;

  

3.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

  

4.八种具体审计程序的含义和特点;

  

5.函证;

  

6.分析程序。

  重难点讲解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性质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分类

(教材 P180)

  

1.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
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其中:
  

(1)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

  会计记录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是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重要组成部
分,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未在记账凭证中反映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以及支持
成本分配、计算、调节和披露的手工计算表和电子计算表。
  会计记录如果是电子数据,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内部控制予以充分关注,以获取电子数据会计记录的真实性 、
准确性和完整性。
  

(2)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是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包括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
册、询证函的回函、分析师的报告和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数据等。
  【例题

1·单选题】审计证据包括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以下理解不恰当的是(  )。

  

A.作为审计证据仅仅依靠会计记录不能有效形成结论,注册会计师有必要获取其他信息

  

B.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只需要收集充分适当

的会计记录信息
  

C.如果会计记录是电子数据,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电子数据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则必

须对内部控制予以充分关注
  

D.如果没有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审计工作将无法进行,但如果没有其他信息,则可能

无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注册会计师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为发表审
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答案】

B

  【解析】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注
册会计师还应当获取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

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

(教材 P181)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1)样本量;

  

(2)错报风险;

  

(3)审计证据质量。

  【例题

2·单选题】在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可能无法通过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予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