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试论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摘要】水利工程利国利民,同时,在运行和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比

如水利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问题。本文将从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和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并
探讨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最后对加强地质灾害分析的意义进行评估。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迅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各
处水利工程的兴建,也陆续发生了很多地质问题,产生了地质灾害,对居民的切身利益造
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纵横

, 流域面积超出 1000km2 的大江河有 1500 多条。新中国成立至

, 已建成近 10 万座水利水电工程, 这些工程发挥了显著的防洪、灌溉、发电、城乡供水、养殖、

航运等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但也产生了一些地质灾害, 主要可分为三类: 水库诱发地震、

库岸岸坡稳定、浸没。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水库蓄水而诱发地震的现象

, 到目前为止已发生

 

100 多例。一般地, 在发生水库诱发地震时, 库水位的升降与发震频度、强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但诱发地震的深度一般不超过

 20 km。水库岸坡破坏形式主要有塌岸、滑坡和崩塌, 多发生于

平原或盆地水库由松散土层组成的岸坡

, 其发展过程大部完成于水库蓄水初期, 以后逐年发

, 库岸滑坡多为瞬时破坏。浸没主要是由于水库蓄水或灌溉致使地下水位升高而引起的地

质灾害

, 包括四类: 建筑物地基浸水沉陷、建筑物倒塌; 土壤沼泽化、次生盐渍化; 矿坑充水; 

道路翻浆等。

 

  三、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1、工程建设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活动(如坝基开挖、边坡开挖、地下洞室开挖、人工堆渣、建筑物加载、水库蓄水
等)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包括如崩塌、滑坡、围岩坍塌、岩土体大变形、水库大流量渗漏、
库岸坍塌、滑坡涌浪、水库诱发地震、地基(或采空区)塌陷、基坑大流量涌水等。

 

  

2、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如暴雨、洪水、地下水、地震等)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
山体滑坡、河岸冲刷、地下涌水、突泥、岩爆、地面塌陷等)。其中以汛期洪水地质灾害问题最
为突出。汛期洪水地质灾害问题包括滑坡、泥石流、斜坡滚石、河岸冲刷及其他与洪水相关的
灾害。众多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期曾发生河岸冲刷坍塌,尤其是在汛期,当导流洞或溢洪道泄
洪时,出口河岸和下游河道常因冲刷掏蚀而产生塌岸,形成灾害。

 

  

3、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自然因素引发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震地质灾害及超标洪水地质灾害,主要是指水电水利
工程建设区由天然地震活动和极端气象引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及工程建设造成损失的灾害。
包括地震或超强暴雨期间工程区产生的崩塌、滑坡、塌陷、沙土液化、滚石、泥石流及堰塞湖等
次生地质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是指在地震力作用下地质体变形或破坏,以及水体运动而引起
的灾害。包括地震断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堰塞湖和海(湖)
啸等。另外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还有震前、震后引起地面大幅度升降、褶皱、挠曲等构造
变形及局部陷穴、地裂缝、地下洞室涌水等等。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期均可能遭受地震及
超标洪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危害。

 

  四、防治水利工程的技术和措施

 

  

1、加强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明确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