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碎石挤密桩施工工艺及检测

一、

 概述

    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挤密桩简称碎石挤密桩。它是在过去解决软弱粘性土地基承
载力的挤密砂桩、砂井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碎石挤密
桩加固软弱地基主要是利用夯锤的垂直夯击填入孔中的碎石,夯击能量通过碎
石向孔底及四周传递,将孔底及桩周围的土挤密,并有一些碎石挤入碎石桩四
周的软土中,形成碎石桩的同时,桩周也形成一个与碎石胶结的挤密带,提高
原地基的承载力,碎石桩与桩间地基土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碎石
挤密砂土,可以使地基的承载力增加,沉降量减少,防止地震液化的发生;用
于加固软粘土,增大其整体稳定性。近些年来,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软基处理中,
碎石挤密桩得到广泛应用。
二、

 施工工艺及事例

    目前大广北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施工工艺如下:
    湖北大广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起于新洲与团风交界处孔子河附近,起桩为
K77+400,终止于淋山河镇西,桩号为 K87+000,路线全长 9.6K m。道路设计
为四车道,路基宽度

26 m。

    本标段有两段软土路基,其中 K77+400~K77+620 段软土类型为淤泥质土、松
散砂土,基本地层结构是上部一般有

2~3m 的软塑状的亚粘土,下部为砾砂和

中砂层,层厚约

3~5m,局部地段底部分布薄层卵石层;亚砂土、淤泥亚粘土,

分布不均匀,呈透镜体状分布,层厚

1.0~2.0m,软塑状为主,底部为片麻岩全、

强风化层。该段软土沿路线方向分布长

200m,呈带状分布,与路线近正交。

    K83+684~K84+352 段地质类型为淤泥质土、松散砂土、软粘性土,基本地层
结构是上部一般有

4.0m 左右的可塑-硬塑状的亚粘土,下部有 3~4m 的含有机

质粉细砂或砂砾层,亚砂土、淤泥质亚粘土,分布不均匀,呈透镜体状分布,层

1.0~2.0m,软塑状为主,底部为紫红色含砾细砂岩全、强风化层。设计路基填

土高度较高

(6~8m),对地基要求高。本段软基采用砂砾垫层+碎石桩+土工格栅。

碎石桩间距采用

1.5m、2.0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径采用 50cm;砂垫层厚度

采用

0.5m。

    经设计、业主单位技术交底,进一步明确了本标段碎石桩加固地基的设计理念

“排水固结、置换、挤密”。实际施工,为达到设计要求,结合曾经的施工经验,

在碎石桩全面施工前,对每台桩机均先进行试桩施工,试桩成果出来后,指导
该钻机的下步作业。试桩以每台桩机施工三排碎石桩,七天后请检测单位来检测
成桩效果。
1、

 施工准备

a) 人员准备
    试桩工作由项目部总工一人,工管部、质量环保部和试验室主要负责人共同参
与,对试桩施工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数据采集,并形成成果报告。同时每一桩
机由一名经验丰富、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机械操作人员担任机长,并派一个
专门质检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另安排上料人员两到三人(小型装载
机上料,人员配合)、施工人员一名;机长、质检员均挂牌上岗。
b) 机械准备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我们采用的是 DZ75KS 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