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形势
严峻。从面上讲,今年全国开工建设 1000 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即使只有 1%存在质量缺
陷,就会有 10 万套房屋成为问题房,将会影响到 10 万个家庭的安居生活,不仅会使他
们的利益遭受损失,还将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
识。从个案上看,有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通病仍然比较普遍,个别项目甚至存在严重的
结构质量隐患,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比如,去年 6 月份,北京市工程质量监
管部门在监督中发现,北京市大兴旧宫三角地 BC 区保障性住房出现大面积墙体和楼板
混凝土不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责令拆除了其中 6 栋楼的地上结构。今年 5 月份,媒体

曝光了青海省湟中县新农村建设项目-多巴 康川新城 的质量问题,部分现浇楼板、阳台
栏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圈梁构造柱等现浇构件较大范围出现蜂窝、麻面、夹渣、
断柱、漏筋的现象,部分楼层需拆除重建。日前,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区建筑市场
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督查中发现,部分保障房项目存在较多质量问题,尤其是上思

县昌菱农场廉租住宅楼工程,既违规使用 瘦身钢筋 ,还使用不合格的低标号水泥,存
在明显的偷工减料行为。这些质量问题令人触目惊心。
  总之,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现状,既不能因为出现了一
些问题,就把工程质量说成一团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更不能盲目乐观,掉以
轻心,放松质量监管。

  (二)全面认识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做好保障性安居工
程质量监管工作,应该说有不少有利的条件:
  一是党和国家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保障性安居工程
质量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温家宝总理今年 5 月 1 日视察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

地时强调指出: 所有建筑都要重视质量,保障性住房更要重视,要确保每根钢筋的使用 、

每块混凝土的浇注、每个门窗的安装都要达到安全要求,这是百年大计。李克强副总理不

久前在河北召开的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 住房质量直接关系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放松。各地都要尽快制定落实保障房质量监
管办法,在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发现一起,整

改一起。 这为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是近年来我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经过大家多年来的辛勤努力和不懈
探索,我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监管方式不断创新 ,
监管手段不断丰富,监管效能不断提高,在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保持
了我国工程质量形势的总体稳定。特别是这两年陆续出台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
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关于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通知》等多部重要的规章

文件,逐步建立了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建筑物设置永久性标牌等制度,完善了工程质
量抽查、巡查以及差别化监管机制,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使监管工作更加科
学、公正、高效。这为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是各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陕西省专门成
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江苏省将保障性安居
工程质量全面纳入巡查范围,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巡查体系,强化监督检查;广西
自治区针对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的现象,要求将项目部组成人员照片、签名式样等在施工
现场公布,强化制度执行;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导则》,天津市出
台了《天津市社会保障用房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指导措施》,强化技术指导;重庆市、河北省
等地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参建企业及工程质量监管力量薄弱、经验不足的情况,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