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是对众多装有锅炉的单位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在采用湿式脱硫除尘技术后,脱硫剂的
选择直接影响到该工艺的技术和经济性能,对燃用中低硫煤的系统充分利用好锅炉自身排

放的碱性物质特别是灰渣中的碱性物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煤炭的灰分中大约 95%以上是钙、镁、钠、铁、铝、硅等元素的化合物。它们的存在

形态在煤炭燃烧前后是不一样,燃烧后生成物中的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是碱性
金属氧化物,它们具有中和酸的能力,三氧化二铁和三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在酸性条件

下也具有中和酸的能力。某些煤种燃烧后灰渣和飞灰成分分析见表 4。

灰渣和飞灰中碱性物质浸取试验表明:灰渣和飞灰中碱性物质的溶出率在静置条件下都很

低,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其溶出率会升高。溶出率还与溶液的 PH 值的大小有关,PH 值小,

溶出率就高。当 PH 值大于 7 时,溶出率出现了负值,这可能是灰渣和飞灰中存在有三氧化

二铁和三氧化二铝这类两性氧化物之故。灰渣和飞灰中碱性物质溶出率与 PH 值的关系见表
5。

通过上述浸取试验说明,灰渣和飞灰中的碱性物质是一种可开发的脱硫资源,当湿式脱硫
除尘器排水的 PH 值控制在 4~6 之间,在灰水循环系统中水通过灰水分离器和沉淀池捞渣

时,使水与飞灰和灰渣强烈接触和适当延长其接触时间,就能够达到最大限度利用飞灰与
灰渣中的碱性物质进行脱硫的目的,同时也可减少脱硫的运行费用。

(3)液气比的大小。液气比的大小是湿式脱硫除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运行参数,当液体中含

有的碱性物质一定时,增大液气比,使气液接触的机率增大,脱除 SO2 的碱性物质增多,

脱硫效率就会提高。当液气比过大时,会加重烟气带水现象,排烟温度降得过低,不利于

烟气的抬升扩散,并使运行费用增加。一般在确定运行参数时,应选择在满足环境保护要
求的情况下,达到一定脱硫效率,以选择较小的液气比为宜。
    (4)脱硫除尘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当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浓度、可被利用的碱性物

质和液气比相同的情况下,脱硫除尘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脱硫除尘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当

前湿式脱硫除尘设备型式繁多,不少单位在结构设计时,十分注意烟气在设备内的停留时
间和气、液、固三相的充分接触和强化传质,以进一步扑集烟气中的微细尘粒和提高脱硫效

率。
(四)湿式脱硫中的 pH 值控制。湿式法脱硫中的结垢主要可分为三种,即(1)硫酸钙硬垢;(2)

亚硫酸钙软垢;(3)碳酸钙硬垢。

浆液的 pH 值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最佳 pH 值是综合考虑防垢、脱硫率和

反应剂利用率得到的。由热务等分析可知,低 pH 值可能会形成硫酸钙硬垢,高 pH 值则促

使生成亚硫酸钙软垢。当溶液湿交为 55℃时,pH 值从 6 降至 5,亚硫酸钙的溶解度约上升
5 倍,而硫酸钙溶解度则略有下降。而对于碳酸钙而言,在 CaO—SO2—CO2 体系中,若气

相 CO2 浓度为 16%,当溶液 pH 值超过 6-7 时,如继续添加石灰,按热力学计算,将有碳

酸钙沉淀析出。
上述分析表明,对石灰法脱硫来讲,低 pH 值运行会促使生成硫酸钙硬垢;高 pH 值运行会

促使生成亚硫酸钙软垢;咸性 pH 值运行促使生成碳酸钙硬垢。根据国外试验和运行经济表

明,在采用石灰法后,为避免堵塞,pH 值应控制在 6-8 较为合理。